加载中…
个人资料
疯狂水草_专业水草造景
疯狂水草_专业水草造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78
  • 关注人气: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滴流过滤简介

(2014-02-23 08:40:33)
标签:

都是

流量

上正

很好

系统

休闲

滴流过滤简介

http://s1/mw690/003vk3Zgzy6GO0vTmlW60&690

 

个人种植水草和养鱼时间不长,开始一直在研究各种过滤方式,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我最终使用的是滴流过滤方式,至于滴流过滤的强大我就不多说了网上有很多人说过,这种方式用了一年多了现在我也只研究它,大家千万不要在我这个贴子争论各种过滤的好坏,每种过滤都有它独特的好处,我只是把我这么长时间搜集的资料和知识做个汇总让打算用滴流的朋友们少走弯路,告诉他们如何才能正确的使用,让你的过滤器发挥出它最大的潜力!

http://s5/mw690/003vk3Zgzy6GO0xbgVe54&690

    先说说滴流盒,一般有两种,网上有卖的,也可以自己用小盒子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层数越高效果越好,一般3-6层即可。

    再说大家容易犯的错误:

    1、硝化菌是怕光的,不要用透明的盒子。

    2、千万不要把所有滴流盒整个包起来,滴流过滤之所以效率高就是因为滤材和空气能充分的接触,所以一定要让滤盒里有一定的空气流动,有条件的可以把滴流盒的侧面打孔,让空气进来充分和滤材接触,如果你的滤盒是基本封闭的那滤材还是得不到足够的氧气,滴流过滤的优势根本不会体现出来。(见过龙鱼高手用小风扇往滴流里面吹空气)

    3、放滤材的时候一定不要放的太多,保证滤材的顶端和上一层盒底有1-2公分的距离,这样水才能滴到滤材上。

4、自己做滴流盒的时候特别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 滴流孔打大了 或者打多了,这样的话上层的水流下来只能满足一部分的滴流孔能出水,这样出水就不均匀了。很多孔都浪费了。

http://s13/mw690/003vk3Zgzy6GO0yoTrC6c&690

    如果滴流孔打小了 打少了也不行,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上层下来的水会从滴流孔流过但是不会向下流出去,这样水就会慢慢的升高从上面溢出来,那怎么才正好呢,我的经验是用1.5-3.5的钻头从小到大逐个试验,如果用小钻头打完接上水泵发现盒子积水很多就再用大钻头逐个扩大,什么时候是正合适的时候呢? 滴流盒里有2-5毫米的积水而且不再增长的时候最好,这样可以利用水的压力克服表面张力而向下流,保证每个孔都出水。所以大家不管是买来的滴流过滤器还是自己做都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水泵实际流量来计算。我自己的经验是:实际流量一千的时候用2.5的钻头打两百个孔基本上正好。由于滴流过滤往往比较高,水泵实际流量会有衰减,这里给大家一个图做参考: 

http://s9/mw690/003vk3Zgzy6GO0A53vO58&690

下面说说大家最容易糊涂的地方,就是滤材的选择和摆放的顺序。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不使用生化球的滴流过滤算不得真正的滴流过滤,很多人不懂滴流过滤,要想弄好滴流一定要好好利用生化球,因为它是为滴流过滤而生的。

网上有很多资料我简单说几点生化球的基本作用:1、打散水流,让下面的滤材充分发挥作用;2、曝气, 让水中的氧气更充足;3、很多人都忽视第三点,以为生化球没有培菌效果,其实大错特错。生化球培菌效果非常好,效率非常高,而且永不更换。只是挂菌膜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要和其他的滤材配合使用。

http://s3/mw690/003vk3Zgzy6GO0BfqPU52&690

    其次我选择的滤材是生化棉,再其次没有了!就只有白棉、生化棉、生化球。

    说说为什么不用陶瓷环、玻璃环、石英球、细菌屋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其实只有一点要说的就是这些东西不是没有用,而是在滴流过滤中它们不是效率最高的!这些东西要全泡在水里才有用。以前养鱼的时候很多高手甚至在侧滤 底滤 中都只用棉,效果依然很好!

说说我自己对各种滤材的试验:开始的时候用的只是过滤棉、生化球,这种方式虽然也不错但是形成消化系统的时间特别的长,大概1-2个月才能感觉到系统的稳定。后来加入了玻璃环细菌屋系统形成明显变快,但是逐渐我发现玻璃环变色严重系统过滤能力逐渐下降。而且玻璃环细菌屋特别是石英球价格昂贵,半年更换一次实在是用不起。接着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了一种可重复使用无数次而且培菌迅速有效的东西就是藤棉,也就是好的生化棉,于是我就开始生化棉和生化球的组合。生化球负责打散水流、曝气、培菌、生化棉负责快速培菌,经过实践我发现这种组合效果出奇的好,消化系统迅速形成而且后期有力没有衰减,甚至是越用越好,生化棉和生化球基本不用搭理只需要清洗过滤棉就行了!

http://s6/mw690/003vk3Zgzy6GO0C2AfP35&690

    最后给大家推荐摆放顺序以五层为例:

    1、过滤棉:在过水良好的情况下越厚越好。

    2、粗生化棉:

    3、生化球:一个一个在盒底排列好,生化球小的比较好,只要1-2层即可,上面有空间再铺一层生化棉(中孔),注意和上层盒底保持距离。

    4、生化球:和第三层一样。

    5、细孔生化棉。

    说一下为什么生化棉从上到下是从粗到细,越往上层水里的杂质越多,上层粗生化棉和生化球逐步将水流打散 杂质分解,到了细生化棉不容易堵塞而更有利于培菌。

    这样的组合的优点:1、重量很轻;2、花钱最少;3、维护最方便,一年中只需要清理最上层过滤棉即可。4、 效果最好,快速培菌,长久持续有效。

如果你的层数不同只要记住第一层和最后一层永远不变,中间永远都是生化球!这样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它的强大和省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