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永德普洱茶品鉴
(2019-02-25 14:52:46)
标签:
转载 |
分类: 无量永德凤庆云县 |
临沧市有秘境之称,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属横断山脉南延部分,是滇西纵谷区,境内老别山、邦马山两大山脉,永德大雪山、临翔大雪山、和双江大雪山构成山脉主峰。澜沧江、怒江为临沧两大水系,两江境内有罗闸河、小黑江、南汀河、南棒河、永康河等。临沧属于亚热带底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节分明,对植物生长和茶树繁殖有着极其有利的一面。临沧茶树资源丰富,经研究部门调查,全市共4个茶系,8个品种。全市7县一区都有丰富的野生茶树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园。临沧是大叶种茶发源地之一,在云南主要产茶州市中,临沧采摘面积最大,产量也居全省之首。
永德地处临沧西部、地跨东经99°05′~99°51′,北纬23°45′~24°27′之间。东、北与云县、凤庆县及昌宁县毗邻,东南与耿马县隔南汀河相望,西同镇康县山水相依,西北与龙陵、施甸县交界。总面积为3208.06平方公里,山区占总面积的95%以上。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向北倾斜。境内峰峦起伏,崇岭叠嶂,山河相间,坡坝相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地表破碎,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分布较为典型,因此人称:“岁分旱雨,山有四季”。年平均气温有高海拔大雪山的6℃,有低海拔勐波罗坝的22.9℃。以县城德党为代表的中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17.4℃。这里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分布于国家级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内的10万亩野生古茶树林,全国罕见。全县有茶园17.5万亩,其中古茶园面积超过10万亩,年产茶叶8000多吨。更值得一提的是,永德还有忙肺大叶种、鸣凤山大叶种和紫青茶这样特有的优良茶树品种。
永德茶区分布及特点
永德乡乡产茶,优质茶(古茶园)比例相对极高,每个乡都有独特茶品,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茶友很难深入了解永德茶。笔者从2007年结识永德朱永昌、鲁建旭等资深茶人,跟随他们跑遍永德知名茶山,品饮了大量茶样后,才算是对永德茶叶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永德山多,生态环境好,大量的古树茶生长在海拔1500-2500米。传统上当地人认为优质茶生长于白沙土,这样的茶叶内涵物质丰富,滋味浓酽厚重,刺激性较强,苦、尤其是涩重,香气高锐,多带花果香。品饮后口腔喉间回甘持久,且具有明显的清爽感,这也是永德茶的迷人之处。
经过这些年和当地茶人的品饮探讨,得出的结论:永德茶完全可以用山脉水系来划分。总体讲,永德茶可以分成东西两系。东线以大雪山为核心,一直向南,包括了大雪山、班卡、大山、崇岗;西线则是从小勐统,向南经勐板、勐汞,延伸至明朗。
东线茶的特点用两个字来说就是:清、醇。这一线比较有名的产区有:平掌、曼来、大岩房、大炉厂、放牛场、放马场、玉华、团树、龙竹洼等。东线茶主体受大雪山影响的茶系,海拔基本在1600-2200米之间,茶叶高山韵味显著,茶汤细腻度好,苦重于涩,甘甜度佳,香气细致优雅,多为花果香。下面就介绍几处有代表性的茶区。
曼来茶区:曼来位于大雪山乡西部,海拔1500-1800米,茶树树龄在百年左右。毛茶黄绿,条索紧实显毫。此茶区质优者,茶汤细腻稠厚,新茶入口鲜醇,刺激性强,苦重涩轻,且深入性好,回甘猛烈持久,香气为花果香,清雅高扬。曼来茶可以说是永德优质茶的代表之一,极具品饮价值,可惜的是近年来优质茶产量减少,且周边茶仿冒混杂较多。
放牛场茶区:放牛场位于班卡乡东北部,海拔2000米,茶树树龄百年左右。毛茶黄绿,条索肥壮显毫。放牛场茶茶汤醇厚,滋味较浓烈,苦涩较重,但回味清甜,香气清扬持久。放牛场茶较曼来茶要厚实一些,细腻度、深入度略差,高山的清醇还是有相当的一致性。
玉华茶区:玉华茶区位于大山乡,海拔1600米,茶树树龄百年左右。毛茶黄绿,条索紧实秀美显毫。玉华茶茶汤清醇,滋味相对醇和,苦涩不强,回甘好,其最大的特色在于花果香馥郁,甚至可以用华丽来形容。玉华茶产地开始远离大雪山,尽管滋味上的清醇没变,但华丽的香气也算是另类的跳脱吧。
团树茶区:团树位于崇岗乡,海拔1800米,茶树树龄百年左右。毛茶黄绿,条索肥壮、白毫极显。团树茶茶汤厚重,滋味浓醇,刺激度强,苦涩较重,回甘好,香气浓郁而平。团树茶从口感、香气方面已经基本跳出了大雪山系,但每当品饮过后回味时,口腔内还是会有些许清醇的感受浮现。
永德东线茶总体来讲,并非市场主流普洱生茶的口感,茶汤的清醇会让很多人认为茶质不够厚重,存储价值也就不够高。其实,这是个误区,因为普洱茶从一开始就宣扬,新生茶不能(好)喝,需要存储转化。实际上这样的宣传针对的是台地茶为原料的茶品,而好的古树料的生茶,从新茶就极具品饮价值,而且随着存放,口感香气的丰富变化更具魅力。
再来说西线茶,西线茶的特点用两个字来讲则是:浓、厚。这一系的知名产区有:梅子箐、忙肺、鸣凤山、武家寨、响水等。西线茶主要是小勐统河、赛米河流域周边河谷气候产茶区域,海拔在1500-2000米,茶叶滋味浓酽厚重,苦涩较强,香气浓郁,是目前市场主流普洱生茶口感。下面介绍这一系主要代表性茶区。
梅子箐茶区:梅子箐位于小勐统镇西部,海拔1600米,茶树树龄左右百年。毛茶墨绿,条索紧实。梅子箐茶茶汤厚实,滋味浓醇,刺激较强,苦涩相对轻,甘甜度极好,香气浓郁。梅子箐茶也是永德比较有特色的茶品之一,甘甜度极好,品饮时某些感受会让人想起冰岛茶,但由于树龄稍小,层次感和深入性都略感不足。
忙肺茶区:忙肺位于勐板乡西南部,海拔1500米,茶树树龄在百年左右。毛茶浅墨绿,条索粗壮显毫。忙肺茶茶汤厚重,滋味浓酽饱满,刺激性强,苦涩较重,回甘好,香气浓郁。忙肺茶特点鲜明,产区面积大,茶树栽种整齐,树种为忙肺大叶种,茶芽持嫩性好,可以采摘到一芽四叶到五叶,这样做出来的茶茶质厚重,耐泡度极佳,尤其是利于储存转化。忙肺茶目前是永德的第一名茶,其口感很受茶友追捧。
鸣凤山茶区:鸣凤山位于德党镇西南,海拔2000米,茶树树龄在百年左右。毛茶墨绿,条索壮实显毫。鸣凤山茶茶汤浓厚,滋味较浓酽,刺激性强,苦涩较重,回甘好,香气浓郁上扬。鸣凤山茶也是永德名茶,同样产区面积大,茶树栽种相对整齐,生态环境较忙肺好,树种为鸣凤山大叶种。鸣凤山茶因为海拔较高,已经开始出现类似于东线高山茶的一些特性,比如滋味较清醇,香气上扬,但其主体还是西线茶的特征更明显。
响水茶区:响水位于德党镇南部,海拔2000米,茶树树龄多在百年左右,还有一些更老的茶树。毛茶墨绿,条索紧实。响水茶茶汤厚重,滋味浓酽,刺激性强烈,苦涩味重,回甘好但略慢,香气浓郁。响水茶整体树龄比较大,滋味的浓郁度和刺激度都很强,但缺点是苦涩化的相对慢些。
永德西线茶总体来讲,茶汤滋味浓酽饱满,刺激度强,苦涩重,为现在普洱生茶的主流口感,所以市场接受好。而且像忙肺和鸣凤山,茶区面积大,栽种整齐,各自有以茶区名字命名的优良茶树品种,所以具有较好的成为名茶产区的基础。
另外还有一个必须介绍的特殊茶叶品种:滕子茶。滕子茶出产在永德乌木龙乡和亚练乡交界处的章太村,是原始大叶种的一个特殊变种。滕子茶毛茶颜色墨绿带黄,条索紧实细长,新茶茶汤细滑,滋味鲜爽醇和,苦轻涩略重,甘甜,香气为兰花香细腻悠长。总体来讲,滕子茶的口感香气更接近于高档绿茶,可惜的是自然生长繁殖的滕子茶数量很少,基本没办法成为商品。
永德主产普洱茶,但同时也出品一些红茶和绿茶。永德红茶以红碎茶为主,紫玉茶业也出品少量古树料的红茶,品质极佳。永德绿茶也非常有特点,乌木龙乡的高海拔大叶种茶制作的蒸青绿茶,香高味浓,习惯喝淡茶的人就不必尝试了。
永德代表茶与名山茶对比
2013年,某位省领导曾说:忙肺茶是云南第一茶,比老班章和冰岛茶都要好。笔者听到是瞠目结舌。不久之后临沧市的名茶从两个(冰岛茶和昔归茶)变成了三个,增加的自然也是忙肺茶。不可否认,忙肺茶品质一流,产量足够,具备成为名茶的基础条件,但成为什么级别的名茶,还是值得商榷的。
先说说冰岛茶。冰岛位于双江县勐库,是一个原名丙岛的小村子,海拔1700米,有文字记载的茶树大概有600年,产量8吨左右。毛茶黄绿,条索粗壮,白毫肥硕。冰岛茶茶汤细糯厚重,滋味甘醇饱满、层次感好,有苦涩、回甘快,香气浓郁持久,有特别的冰糖味。
再说昔归。昔归位于临翔区邦东乡,海拔不足1000米,树龄大概在200年左右,产量不超过5吨。毛茶墨绿,条索细长紧实。昔归茶茶汤浓醇厚重,滋味浓烈饱满,刺激性强,苦重涩轻,回甘好,香气馥郁持久,有特别的君子香。
忙肺茶,海拔1500米,树龄百年,产量几十吨。毛茶浅墨绿,条索粗壮显毫。忙肺茶茶汤厚重,滋味浓酽饱满,刺激性强,苦涩较重,回甘好,香气浓郁。
|
树龄 |
品种 |
产量 |
独有特色 |
口碑 |
冰岛 |
最老600年 |
冰岛大叶种 |
8吨 |
冰糖甜 |
普洱茶皇后 |
昔归 |
200年 |
邦东大叶种 |
5吨 |
君子香 |
临沧的老班章 |
忙肺 |
100年 |
忙肺大叶种 |
几十吨 |
无 |
无 |
从表格我们一目了然,忙肺茶除了产量高,其它并无任何优势。公正的讲,忙肺茶和昔归茶还有可以有一定的对比,因为昔归也是标准的河谷性气候茶区。两茶对比后会发现,忙肺茶在浓郁度、饱满度和茶汤细腻度上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树龄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昔归的君子香辨识度极强,使人品饮后记忆深刻,忙肺茶缺乏这样的独特性。
综上,如果我们把名茶分为县级、市级和省级的话,县级名茶的标准大概是:滋味香气各方面优秀,无明显缺陷。市级名茶的标准大概是:滋味香气各方面优秀,且有一定的独特性,无缺陷。省级名茶的大概标准是:滋味香气各方面都极为优秀,且有令人入口不忘的独有特色,无缺陷。以此来衡量忙肺茶,香气滋味优秀没有问题,但细腻度不足,缺乏独特性,所以忙肺茶的品质,是一款县级名茶。
永德茶叶近年来名声鹊起,已经归入到普洱茶价格风向标名列,这是大大的好事,说明了茶商、茶友对永德茶的认可,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永德茶与名山名茶的差距,摆好自己的位置。丰富的古树茶资源可以让永德稳坐普洱茶产业的第二梯队上,在普洱茶的中端市场做大做强,这是笔者作为一个外来人对永德茶比较片面的认知,如有错漏也请谅解。
几点建议
茶产业的核心是茶叶品质,而茶叶品质则源于茶青和工艺。
先说说茶青,也就是茶叶资源。茶叶资源是茶叶发展的基础,这点上永德有着相当的优势:10万亩古茶园。但也应看到,永德大部分古茶园茶树树龄只是在百年左右,这样树龄的茶树还是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的。笔者和朱永昌先生等人持续跟踪过几块比较有特点的古茶园的茶叶品质,排除每年气候变化因素,正常采摘(一年2-3季茶)情况下,同块茶园茶叶品质基本上是5年一个周期变化。如果茶树树龄偏小,或是采摘过度的话,变化周期会缩短。
永德比较大块的古茶产区,比如忙肺、鸣凤山,茶树相对密集,非常便于人工管理。便于人工管理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这两个地区已经受人为影响比较严重了。忙肺和鸣凤山的茶树相对密集地块,除草松土是常态,施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当然对茶树适当的管理是一个正常现象,但近些年来,忙肺鸣凤山两大产区的茶叶品质确实有着明显的退化,这对喝茶人来讲绝对不是什么好现象。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简单讲就是:杀青、揉捻、晒干。随着普洱大潮的起伏,这几年已经出现了其它茶类工艺介入而创出的所谓新产品:白茶普洱、红茶普洱、乌龙茶普洱。不论这些创新的成功与否或是其真正价值,单从一个传统茶类在短时间内出现这么多的工艺变化就说明了一点——普洱茶在茶叶市场的火热程度。
尽管普洱茶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但在永德想要喝到一泡工艺优秀的普洱茶却并不如想象中简单。杀青不透、叶底红变、糊片,甚至异味污染都很常见。也就是说很多的茶叶从业人员对于普洱茶和加工工艺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仅仅是在学个样子。茶叶加工有问题直接影响成品的品质,眼前看到的是收入减少,长远的是失去口碑,这样粗放型的生产,已经成为制约永德茶叶发展的严重问题了。
目前的普洱茶市场面临转型。这几年普洱茶在老班章、冰岛等名山头的带动下,迎来了2007年之后的又一个高潮。但这次与之前的差别在于,代表中高端的山头古树茶倍受追捧,以往走量的低端茶销量在日益萎缩。也就是说普洱茶市场在慢慢趋于理性,随着懂茶的人增多,以前那种盲目囤积已经转向理性收藏和消费,所以品质和个性化将是未来普洱茶市场的主流。那么永德茶叶工艺的提高更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永德的茶叶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也是云南普洱茶发展的一个缩影。人们在茶叶中看到了名,看到了利,看到了机遇,但又有多少人看到随之而来的危机,更或是有多少人在意?作为一名长期喜爱和关注永德茶的北京茶人,笔者只想说,普洱茶的传承在于绿色天然和根植于云南大山、人民的朴实,而普洱茶的传承与发展首要是传承。那些为迎合市场做出的华而不实的改变终将成为笑话,所有与传承背道而驰的做法都是在断了普洱茶的根。我们都是乐于见到如永德这样的产茶县发展得越来越好,但同时也希望普洱茶的传承在我们手中能得到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