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秋叶回望之幼儿自主性培养有感
(2023-05-12 15:55:26)读秋叶回望一书对于我有了很大的启发,文中钱俊康老师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体会谈中深刻的表述了自己的观点,要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那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幼儿的自主性方面。在幼儿园中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一、适当拒绝
在当代家庭中,大多数幼儿是“小皇帝”“小公主”,更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上辈样样都舍不得他们干,视幼儿为柔弱的个体,总是煞费心思为孩子解决各种困难。如:手手伸出来、奶奶来穿衣服、嘴巴张张大吃一口饭、别扫地我来扫……。这种过度地照顾和过分地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使幼儿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能力、活动能力,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长久这样造成他们不善于交往,有较强依赖性,遇到困难缺乏耐挫感,并会形成自卑心理。就如今天我们美工区<<纸杯花>>,我先出示了纸杯花,然后让幼儿猜一猜使用什么做的,接讲解了一遍制作方法,又给幼儿示范了一遍做法,在准备让幼儿自己操作时,后面的几个小朋友就大声喊:“老师,我不会”。我以为是在后面看不清就走过去想再示范一遍给他们看,谁知刚走到他们身边这几个小朋友就停止了动作,习惯性的将材料递给我,大有要我帮他们做的架势,而且动作是如此的熟练。
要在往常我会立马去帮他们,但今天我没有,只是又示范了一遍做法给他们看,我对他们说“别急,你们先自己先动手做做试试,老师待会来帮你”。说完我便走了。
我忙着指导其他小朋友,转眼的空隙看到了这几个嚷嚷不会的小朋友正在很认真的做着,仔细一看,居然做的还不错。仔细一想,我恍然大悟,他们不是不会而是依赖着我。以往为了提高速度,在孩子们说不会时我都给予帮助,孩子们便找到了省事的不用费功夫的捷径。
今天孩子们也像往常一样又要偷懒找捷径,我很庆幸自己给他们多了一份选择,让我看到孩子们都很优秀,动手能力也不错,差点被我认为是“笨孩子”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失误,看到了孩子们懒惰的一面,并及时给予纠正。
手工制作完以后,我刻意表扬了这几个小朋友自己动手克服了困难,以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他们开心的笑了。而我却深深感悟到,老师要善于洞察孩子的真实心理,及时了解情况。如果今天我和往常一样在孩子们喊不会时我就急于帮助,那我永远也不会知道孩子们是如此的优秀,也不会知道孩子们也会找捷径。那不仅使他们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容易养成懒惰的思想,久而久之,后果会很严重。因此适当的拒绝是必须的。
二、适当引导
在通过一个区域游戏活动的小朋友,大多数师幼着相同的兴趣和爱好。幼儿在与同伴自由交往中,学会共同生活,相互合作,学会生存。在交往中幼儿可以学习其他小朋友的长处自我调节、自我克制,每个小朋友为了能更好地与同伴交往,为了维持和同伴友好交往的关系,必须改变自己从而做出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个性、情感、行为习惯、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都逐步的到发展。同时,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再是嘴上教授知识的人,而应成为幼儿交流的伙伴。教师在和幼儿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支持和引导幼儿的活动,对幼儿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进行指导。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这种相互交流,对提升区角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独立、自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拿娃娃家来说,由于幼儿的经验限制,往往小朋友有时候遇到客人不来做客时会有点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可以给娃娃家送去一个蛋糕,爸爸妈妈看到蛋糕,赶忙说谢谢你给宝宝来过生日。其他客人看到蛋糕,也不约而同跑到娃娃家来做客,爸爸妈妈看到来了这么多客人不约而同笑了起来。适当的引导可以使幼儿顺利开展活动,提高幼儿的自主性及自信心。
三、趣味评价
(一)多种方式,让幼儿自己评价
很多区角游戏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老师说,幼儿听游戏中有什么不足。这些反复使用的语言对幼儿来说毫无悬念和新奇感,久而久之可能造成幼儿思维和语言上的倦怠。因此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不如让幼儿参加交流讨论,通过教师引导,来让幼儿自己思考本次游戏的不足之处,即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性,又让幼儿有兴趣。
例如评价我们班的区角时我会按照以下几个方法来评价:
1、悬疑法:顾名思义,这是运用一些小朋友不知道的事来导入的方法。就像
2、鼓动法:教师用充满激情或韵律性的语言简单导入,激发起全体幼儿高涨
3、游戏法:就是将一些简单游戏移植过来进行讲评的方法。此方法简单易行,
4、比较法:将两中或两中以上的作品昨天与今天的活动结果、结论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异同或最佳方案、多个方
5、质疑法:质疑能够促进幼儿综合了解、深层次兴趣、理性思考、提升能力,一般通过问题或不同观点的提出引发幼儿更加广泛的讨论或有意识的尝试,使幼儿继续探索。
(二) 多种提问,让幼儿自己反思
一问一答的方式不仅会让幼儿觉得是一种负担,其他幼儿等待的时间也很久,因此我们设计提问时也注意问题的开放性和整体性。提出的问题要让所有参与的幼儿都能够思考,并在大多数幼儿当中展开讨论。例如可以有以下几例问题。
1、“你有快乐的事要与大家分享吗?”这一问题满足了幼儿交流表达的愿望,充分调动了幼儿自主评价的积极性。孩子们听了同伴介绍的好方法,激起幼儿尝试的欲望和说出自己想法的愿望,使大多数的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当中来。
2、“游戏中你有什么问题和新点子?”当幼儿对自己和同伴的活动掌握一定活动规则时,他们很愿意出评价。有时,还要来告状,“老师老师,他买东西时没有付钱”,“老师老师,他领钱没有排队”等等。对幼儿来说,通过反映问题,全体幼儿一起反思,让幼儿展开讨论,并且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提高了规则意识。
3、“在游戏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吗?”幼儿在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困难,这时提出这个问题能鼓励幼儿在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基础上,也让幼儿在评价时提出自己的困难,并鼓励幼儿共同商量,从多方面探讨解决的办法。使问题变成了大家的问题,并在大家的讨论过程中解决问题。
4、“为了以后接着玩游戏,你需要做什么?”
自主性是幼儿学习的必要的能力,接下去我会继续努力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