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仟叶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知识点梳理

(2020-07-22 14:01:14)
标签:

教育

  

  仟叶教育想要告诉各位同学:预习是语文学习的前奏,在语文学习中,只有做到充分的预习,才能实现语文学习的高效。下面就请大家和仟叶小编一起来看看,课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知识点有那些吧!


https://img.sanhao.com/dev/community_news/40955/20200721142649237.jpg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风格豪迈潇洒,达到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有《李太白文集》。


  二、故事背景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深感不平和悲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王昌龄的同情和关切。


  三、课文翻译

  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注释:

  杨花:柳絮。

  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闻:听说。

  五溪: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

  译文: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道溪水。

  原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释:

  夜郎: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

  译文: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让它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你的身边。


  四、问题解疑

  1.“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

  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暮春环境。

  2.开头两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诗歌一开头便选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3.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五、课文主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取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恋恋不舍之情。


  课后思考探究

  二、“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切合当时情事,融情入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仟叶教育想要告诉各位同学:语文知识重在积累,每天预习多一分,成绩提高不止一点点!


  文章来源:网络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