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课程园本化促教师专业发展》开题报告
(2013-06-18 16:12:24)分类: 幼儿园管理 |
“推进课程园本化促教师专业发展”开题报告
巍山县文献幼儿园申报的课题《推进课程园本化促教师专业发展》,经大理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被列为大理州教育科学“十二五”第二批州级课题(课题编号:DL1307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从非专业到专业的转化过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不断深化的过程。本课题以课程园本化实施和研究为依托,结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通过课程的开发和整合运用,树立教师科学的教育理念,强化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增强教师的职业追求和信仰,熟练掌握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教育行为的不断规范和教育技能的日趋娴熟。是实现教师职业向成熟专业逐步过渡的促进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向综合型、创新型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也承载了家长和社会诸多的期盼和要求,这种期盼和要求需要借助教师去实现。社会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老师,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自然也与日俱增。如何应对社会发展带给教师的挑战,如何以良好的专业素养应对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成了幼儿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对幼儿教育的重新审视和关注,幼儿教师的职业越来越表现出不可替代性,专业化发展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欧美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视和研究,也引发了我国对此问题的思考和关注。专业化发展研究成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必然需求,成为现代教育和社会的强烈呼唤。
社会呼唤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自身也需求专业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提出,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具体明确的发展方向。可繁杂的事务和专精化的职业要求让教师力不从心,职业倦怠感普遍困扰着教师身心发展和专业发展,让教师渴盼走出这种困扰。而信息时代带给教育的种种冲击,也要求教师必须强化学习以适应多元化的时代。现代社会“四二一”家庭模式下产生的诸多教育问题,教育科研提出的高要求,幼儿园课程的多元化,都让教师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困扰。这些靠职前的学习培训是远远不能解决的,而在职培训又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使教师的发展需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应答和帮助。教师亟待通过专业化发展途径获得自身的成长,满足职业生涯成长和教育的现实需要。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是顺应教师发展之举,是具有内驱力的研究课题。
《纲要》和《指南》的贯彻落实需要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尤其是《指南》的颁布实施对教师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目前我园在课程实施和课程领导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师将课程单纯理解为教材,忽视生活课程和游戏课程的开发利用。有的教师缺乏课程分析运用能力,照搬照抄教参的痕迹比较明显。推进课程园本化,能让教师更多的关注幼儿,了解幼儿,还原幼儿的主体地位,满足幼儿的需求。推进课程园本化,能增强教师的课程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效,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着幼儿园的整体保教质量,保教质量是幼儿园的生命线,打造一支专业化教师团队才能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在推进课程园本化的进程中促教师专业化发展,既面向了全体教师,又能体现教师的个性化特点,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足够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借助课程实践和研究的过程,密切教师间的交流沟通,建构学习型组织,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机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展示平台,让教师在自我成长中重获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这对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有积极作用,对增强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也有促进作用。
四、研究方法:
2、县进修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段泳老师,南诏镇中心学校教研员苏佳琴老师(一级教师)、县教研室幼教专干赵佩忠老师(一级教师)负责课题研究中的问题诊断、师资培训和部分阶段性成果的提升工作。
3、中心学校的左文学老师(一级教师)负责研究经费的争取、管理和部分阶段性成果的提升工作。
4、由文献幼儿园园长、课题负责人杨宏芬老师(高级教师)负责课题的全面管理指导和整体推进工作。
5、由文献幼儿园副园长饶琴燕老师(一级教师)负责制定各阶段实施方案,负责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指导和成果提升工作。
6、由段波、马琴和张丽琴三位教研组组长(均为一级教师)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工作和部分阶段性成果的提升工作。
六、研究方案及研究进度:
(1)对课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上报各种申报材料。
(2)制定本阶段实施方案。
(3)成立课题领导组,明确分工和职责,组织相关的学习和培训。
(4)运用文献检索法让参研的全体教师学习有关课程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内容,做好研究前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5)组织开题论证会。
(6)客观分析本园推进课程园本化过程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方法。
2、实践研究阶段(2013年9月~2015年1月)
(1)制定本阶段实施方案。
(2)宣传发动,寻求家长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增强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同感和积极性。
(3)发放教师调查问卷,全面了解本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3)制定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落实和完善方案,探究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4)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5)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学习培训活动。
(6)注重研究过程管理、指导、反思、调整,做好阶段性成果的整理和提升工作。
(7)组织中期课题研讨会,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成果汇总和结题认定阶段(2015年2月~2015年7月)
(1)制定本阶段研究实施方案。
(2)总结分析上一阶段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研究工作。
(3)资料整理,成果汇总,形成研究文集。
(4)撰写结题报告。
(5)研究成果鉴定。
(6)组织结题汇报会。
七、研究的重点、难点:
研究重点:重点研究如何结合本地、本园实际安排、设计、生成和实施课程,研究推进课程园本化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研究专业化教师团队建设的方案。
在收集整理课题论证及申报材料、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表、反思笔记、论文、优质课程展示及案例研析、园本课程、中期研究报告、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方案等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和科学提升,并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和《推进课程园本化促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集。为幼儿园推进课程园本化促专业化教师团队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