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你们好!》说书稿
(2017-01-10 10:59:13)《孩子们,你们好!》说书稿
说书人:祖宁
各位老师:
本书简介: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是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编写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之一。书中以一个教学班为实例,生动、形象、具体的展现了他和他的学生在小学四年里的教学和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所有方面。阿莫纳什维利在书中用一行行的字句“弹奏”出了永不变更的教育主旋律——对学生的爱。
作者简介:
第二,向大家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阿莫纳什维利是合作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位富于革新精神的学者,也是一位小学教师。他创造了一套以师生独特的交往方式为基础,并具有他本人鲜明个性特点的合作教学模式,被简单称做没有分数的教学体系。
他的头衔: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原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全苏教师创造协会理事长,格鲁吉亚教育所所长,心理学博士、教授;同时,他还是小学教师。
与这本书结缘:
第三,和大家说一说和这本书的结缘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作者的那么多头衔与一位小学教师的身份的特殊性是这本书吸引我的第一个原因的话,那么第二个吸引我的原因是翻开这本书后,没有枯燥的理论、新潮的术语和居高临下的口吻,甚至都没有一个“专业“一点的标题。正是这样一本书却被前苏联教育部列为推荐给广大教师阅读的教学法参考书。
书中的几个小故事:
第四,和大家分享书中的几个小故事:(课件)
小结:其实不是一个故事,而是贯穿全书的许多许多教学实例,
精细到一个题目的5种教学方法,4种作业的留法,图文并茂。
我的感悟:
李希贵老师曾说过:“在学校第一线,一般不会有人拍着胸脯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因为教育本身不能包打天下,许多问题需要专业支持,许多事情需要各方合力。”
这个迷人的老头像磁场一样吸引着孩子们。在阿莫纳什维利的眼中,孩子们在课堂上和课后出现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而是孩子们在教给他教育的方法。翻看《孩子们,你们好!》,我丝毫没有感觉到阿莫纳什维利所占据的理论高度和其尽心竭力的思想厚度,或许,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化教育见解于实践之中,以诚实的文字渗透他的教育哲学。他用他高明的“烹饪”手法,将他的“干货”做成了一道美味的汤。
我的收获:
第五,谈一谈我的收获
他提出了建立实事求是的师生关系的原则,认为在知识探索中,教师有时应当扮演与学生一样的求知者的角色,有时“健忘”,有时“犯错误”,提出与学生答案相反的论证,激起学生与教师辩论的愿望。在阿莫纳什维利的教学中,教师以这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感到自己是与教师平等的伙伴,并从这种积极参与中获得认识的快乐,交往的快乐。
1、坚信生活是教育永远不变的主题。
这是贯穿于阿莫纳什维利教育教学过程的一条主线,也是他所大力倡导的“人道主义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教育源于生活,为着生活,所以,你也会看到阿莫纳什维利在课堂上适时结束与孩子们的“家务事谈话”,而把它留到课间休息时。当孩子们累了的时候,他们可以小睡一会儿或者想一些开心的事情,但时间只有五分钟,并且这一切无疑都是为着教育教学服务的。
2、相信一切细节都是教育。
中国有古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以此来说明“小善”与“小恶”对于一个人德行修养成形的重要作用。书中可以说,在阿莫纳什维利的严重,只要关乎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一切一切都有教育学的学问蕴含其中。
3、努力做一个不怕“麻烦”的教师。
教师,特别是作为一位小学教师,这个职业在很多人看来,都是“easy work”,而且觉得教授的年级越低,工作就越简单。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年级越低的班级,对教师方方面面的要求就越高,特别是在教学技能上需要更多的技巧。因为,你必须以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设计每一堂课。教育的任何出发点都是在“学生”,贝壳更是要“备学生”,所以我们要做一个不怕“麻烦”的老师。
4、相信学生的自我力量。
一些教师往往用强制性的命令要求学生们去完成某些事情,其理由是教师不相信学生自身的力量,尤其是我。或者从根本上来说是不相信自己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从《孩子们,你们好!》中我们的额的答案是:相信孩子们自己的力量,用他们内在的力量去指导自己,前提是:作为教师,特别是一个小学教师,你要相信孩子们有这样一种力量的存在。比如孩子们嘘唏知识,阿莫纳什维利会想出办法来让孩子们来“抢”走这些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抛”给他们,孩子打碎了盆栽,她不会直接批评孩子,二十选择与这个孩子一起想办法来挽救这盆花,即以一种简介的方式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进行自我反省,并且养成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任的态度。不得不说阿莫纳什维利是位神奇的“舞者”。
“孩子们,你们好!”这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了,而阿莫纳什维利则在开学前一直反复的练习着这句话,之所以反复的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和面部表情。因为他一直遵循着这样一句话:“如果我力图显示出自己对儿童的真正的爱,我就必须以最完美的形式去显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