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柳树下的梦》有感
(2015-04-21 15:10:40)
记得写读后感是初中那时候的事情,老师布置书,看完后要求学生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读后感。那时候的读后感往往是从书中东抄一点西抄一点,为了应付老师,大家基本都是这么做的。
现在写读后感,不是为了应付任务,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出对一本书的自己的认识。所以,写起来也不会觉得有多大束缚,跟着感觉走,天马行空任自由。
柳树下的梦,具体来说,这不是一本书而只是一篇短篇小说而已。这篇小说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因此,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童话所面向的读者是孩子,不过我觉得这篇童话不适宜讲给儿童听,因为这是一篇悲剧童话,比《美人鱼》还悲惨。
我们先从小说名字来看,这只是一个梦,一个在老柳树下的梦。
克努得与约翰妮 从小是邻居,而且家境都不算好。两个小孩子就在柳树下、接骨木树旁边一起玩耍。
一次,他俩听到一个故事,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街上糖果店里有两块姜糖,一个是男人的样子,而且还戴着一顶黑礼帽,心口处有一颗苦杏仁;另一个是女人的样子
。这两块糖天天躺着橱柜里,于是产生了爱情。不过姜糖男人觉得姜糖女人知道他爱她,所以就没开口;姜糖女人以为这种事必须得先男人开口,所以她也没说。
最后,他俩其中一个碎成了两块,被淘气的孩子吃掉了;另一块姜糖也被孩子吃掉了。孩子们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不能让任何一块姜糖寂寞伤心。
这个故事感动了克努得与约翰妮 很久很久。
而克努得在小小的心里得出了另一个比感动更深刻的教训:
喜欢一个人就要大声说出来让她(他)知道!
后来两家人为了谋生活,各自分开了。约翰妮跟着家人去了城里,她天生有一副比百灵鸟歌声还好听的嗓子,她前途光明,她去了一家歌剧院里当歌剧演员。
克努得做了一名鞋匠,他梦想着一天能当个师傅去城里补鞋然后找约翰妮。因为在他心里,他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姑娘。也许这份感觉就是从他俩在接骨木树旁边一起玩耍的时候就早已经萌芽了。-
终于,克努得19岁了,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年轻人;约翰妮也17岁了,她就像一只天上飞下来的金丝雀。
克努得决定要去城里找约翰妮,然后告诉她:我一定要娶你做妻子!
约翰妮热情地招待了克努得,就像一家人一样温暖。
克努得鼓足勇气把他心中所想的全部事情一股脑全说给了约翰妮听,当然也包括那句:我一定要娶你做妻子!
约翰妮听后张大嘴,甚至脸色发白,像是看见了一件再也无法不可思议下去的事情,只说了一句话就推门走了:我将永远是你的好妹妹,你也将永远是我的好哥哥。
克努得觉得天旋地转,灵魂仿佛抽离了身体。他要离开了,约翰妮的父母再三希望他留下来他也不想留在这个地方。
克努得显然没谈过恋爱,假如他是个爱情老手的话,听完这句话后也就是笑笑而已,不会闹得像他这么不堪一击。可是啊,他没谈过恋爱才出现这种局面的,难道有错吗? 难道情窦初开的天下男女第一次为了喜欢的人做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有错吗?
经历多了的一个人,也许在对待感情的问题上,他会在某个不经意间想起曾经做过的“傻事”,那才是最最单纯美好的记忆。
克努得终于离开了,从丹麦出发,他想去法国看看。也许法国没有接骨木树和柳树。
不过,他从北向南,路上总是遇上接骨木树和柳树。他离家三年,是为了躲避什么还是为了解脱什么?只是,只要看见接骨木树和柳树,那个影子就出现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看接骨木树和柳树看多了,他思念家乡,于是他决定北返。
他只身一人来到德国,在一家鞋店里干活。有一次,他无意中得到一张歌剧院里的票,就是这张票宣判了他的死刑!
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是居然在异国他乡看见了约翰妮!更想不到的是约翰妮作为歌剧女主角惊艳全场!最让他想不到的事情是约翰妮跟旁边扶着她的那个戴着圆顶礼帽的绅士订婚了!
约翰妮和未婚夫在歌剧院里接受人们的祝福。克努得冲在人群最前面,大声叫着约翰妮的名字。可是约翰妮充耳不闻,克努得的呼唤早已经被人群的祝贺声湮没了。
克努得歇斯底里,他一定要叫上约翰妮,因为,柳树下有一个梦,一个小小的梦。
终于,约翰妮听见了克努得的叫唤。只是约翰妮很有礼貌的微笑着对克努得说:“先生,我不认识你。”
当然约翰妮认不得克努得了,因为克努得早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在接骨木树旁陪她玩耍的小男孩了。
克努得的灵魂完全被抽空,人群随着马车消失,只有克努得还站在原地。
他决定要马上回丹麦,因为只有那里才是他的故乡,那里才有两个姜糖人的故事,那里才有那个在柳树下一起玩耍的小约翰妮!
克努得启程了,独自一人穿越阿尔卑斯山 。
他累了,终于躺在一棵柳树旁睡着了。天空飘雪,他做着一个梦:
那两个姜糖人幸福地牵手在一起,走在前面打开了教堂的大门,后面跟着两个年轻人,克努得牵着约翰妮的手,约翰妮穿着洁白美丽的婚纱。教堂里所有人都站起来为他们欢呼、祝福。
他俩终于在梦里永远在一起了。
第二天,克努得没醒过来,他的梦也一直没醒。村里人去教堂做礼拜,发现路旁坐着一个手艺人,他已经死了,在这棵柳树下冻死了。
这就是这个简单的故事。
高中第一次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不明白安徒生为何会写出这样的童话,后来对他了解了一些,猜出了一些端倪:
安徒生一生未娶,一辈子孑然一身。
也许,这个故事本来就是安徒生自己的故事。
只是,克努得最后冻死了,安徒生却把余生化为了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快乐。
柳树下的梦,一个悲哀的童话。
这是一个奇怪的文化现象:
凡是悲剧,它的生命力往往比喜剧长些,它的影响力往往比喜剧深些,它的震撼力也往往比喜剧更加刺透灵魂些。
这个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好好看一看。也许,指不定那里面就有你自己的影子。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