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摩洛哥自由行舍夫沙万蓝色小城旅游街拍 |
摩洛哥自由行之五:舍夫沙万
http://s1/mw690/003vcYVJzy753U1GImI30&690
p1,
舍夫沙万是摩洛哥西北部的一座小山城,房屋和街道都被涂成蓝色,犹如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吸引着好奇的游人。
http://s3/mw690/003vcYVJzy753U1JsQy12&690
p2,
舍夫沙万位于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之中,海拔564米,始建于1471年。
http://s16/mw690/003vcYVJzy753U1LCz5ef&690
p3,
舍夫沙万也有老城和新城之分,涂成蓝色的老城建在山坡上,山下是现代建筑风格的新城,游人当然都是来看老城的。
http://s13/mw690/003vcYVJzy753U1NhViec&690
p4,
找一间客栈住下,然后带上相机,走进迷宫般的蓝色小巷。
http://s10/mw690/003vcYVJzy753U1OOa5f9&690
p5,
小城为什么涂成蓝色的呢?有人在游记里说,当地人认为蓝色代表天空与天堂,于是几百年来,他们习惯将自己的小镇刷上蓝色,生活在这里,就像在天空漫步。
http://s16/mw690/003vcYVJzy753U1QQeH0f&690
p6,
但其他人在游记里说:“小镇刷成蓝色,最初是为了防蚊,后来人们自发地把门板,台阶,楼梯,窗台,花架乃至所有目光能及的地方通通刷成了蓝色”。
http://s16/mw690/003vcYVJzy753U1ScVNcf&690
p7,
类似的说法看到好几篇,而且连文字描述也差不多,大概都出自一辙。
http://s16/mw690/003vcYVJzy753U1TVz9ff&690
p8,
我以为是出自“百度百科”,但一查没有,后来在“出国留学网”看到一篇留学日记,有这座蓝色小城来历的描述。
http://s7/mw690/003vcYVJzy753U1VF3gf6&690
p9,
这篇日记没署名,但写得很有意思。作者说他在小城里拍摄时遇到一个当地老人,曾是摩洛哥哈桑二世国王的摄影师,他应邀走进老人家里,看到屋里摆放着一百多台照相机,还有1974年为哈桑二世国王拍的照片。
http://s7/mw690/003vcYVJzy753U1XoZEc6&690
p10,
这篇日记写道:
—— “这位摄影界前辈给我煮了薄荷茶,慢慢说起了舍夫沙万的故事。舍夫沙万所靠的山峰,远远看上去像是山羊的两只角,而Chauen 在西班牙语里是‘角’的意思,小镇也正是因此得名。”
http://s13/mw690/003vcYVJzy753U1Zflydc&690
p11,
—— “在15世纪晚期,西班牙的摩尔人逃难到这里并定居下来,16世纪时舍夫沙万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但不到100 年就被摩洛哥苏丹打败,成为摩洛哥北部版图的一部分”。
http://s2/mw690/003vcYVJzy753U21561e1&690
p12,
—— “到了19世纪,舍夫沙万发展成为穆斯林宗教极端主义的中心,在1920 年被西班牙占领以前,这里不对任何外国人开放,尤其是直布罗陀海峡对岸的基督教徒,那时的舍夫沙万是没有颜色的。”
http://s5/mw690/003vcYVJzy753U22POc44&690
p13,
—— “老爷子说,小镇刷成蓝色,最初是为了防蚊,而后,人们自发地把门板、台阶、楼梯、窗台、花架、邮筒乃至所有目光能及的地方通通刷成了蓝色。于是,普鲁士蓝,群青,湖蓝,天蓝,酞菁兰……各种蓝色肆无忌惮地绽放在舍夫沙万里,每一个街角的每一次停步,都被蓝色包围着。”
http://s4/mw690/003vcYVJzy753U24OgX23&690
p14,
—— “最后,老爷子说,舍夫沙万比马拉喀什、菲斯、卡萨布兰卡都要好,‘那些地方都不对了,’他摇摇头,又摆摆手,‘舍夫沙万才是摩洛哥该有的样子,100年了,一直都是这个样子’。”
http://s14/mw690/003vcYVJzy753U26xLn2d&690
p15,
我喜欢这个“摄影界前辈”老爷子的故事,也喜欢这篇日记,虽无署名,但我引用时一字未动。
http://s6/mw690/003vcYVJzy753U28evH05&690
p16,
舍夫沙万不大,旅游网站建议游览时间一天,但我在这儿住了三天。
http://s2/mw690/003vcYVJzy753U2aro551&690
p17,
这种奇妙的景观和体验是不可复制的。
http://s12/mw690/003vcYVJzy753U2csY3fb&690
p18,
尽管我也去过印度的“蓝城”,去过希腊的圣托里尼,但一瓶蓝色的墨水可以写出不同的故事。
http://s5/mw690/003vcYVJzy753U2fe9654&690
p19,
弹玻璃球,天下儿童的共同游戏。
http://s5/mw690/003vcYVJzy753U2h140d4&690
p20,
老人的服饰也是蓝白相间。
http://s12/mw690/003vcYVJzy753U93yKD8b&690
p21,
蓝城题材的艺术品。
http://s15/mw690/003vcYVJzy753U95ylo5e&690
p22,
卖草编的女孩儿。
http://s8/mw690/003vcYVJzy753U97eV9a7&690
p23,
山城的路,上上下下。
http://s15/mw690/003vcYVJzy753U992iy0e&690
p24,
小孩子跑上来也气喘吁吁。
http://s9/mw690/003vcYVJzy753U9aOhy88&690
p25,
除了蓝色,还有点睛之处。
http://s13/mw690/003vcYVJzy753U9cvNOfc&690
p26,
生活在童话里的孩子。
http://s14/mw690/003vcYVJzy753U9e8J76d&690
p27,
一早一晚,才能感受到老城的宁静。
http://s11/mw690/003vcYVJzy753U9fPIKfa&690
p28,
他不好意思看我的镜头,但笑的很真诚。
http://s7/mw690/003vcYVJzy753U9i3fo06&690
p29,
据说舍夫沙万直至1920年才有3个人到这里游览。
http://s16/mw690/003vcYVJzy753U9jGjRaf&690
p30,
旅游业的发展使许多老式民居正被改成客栈或餐馆。
http://s15/mw690/003vcYVJzy753U9loXsee&690
p31,
“不许动!”
http://s11/mw690/003vcYVJzy753U9o6821a&690
p32,
八月份的北非,我是一身短打,可这位老妇人却里外三层,真是心静自然凉啊。
http://s16/mw690/003vcYVJzy753U9pIlhdf&690
p33,
游人都是夏季的装束。
http://s13/mw690/003vcYVJzy753U9rJMw6c&690
p34,
在陌生的地方我总是找一个高大的地标,以免迷失方向,但在这样的小巷里,“地标”先迷失了。
http://s8/mw690/003vcYVJzy753U9tuLld7&690
p35,
岔路口有幅画有助于辨认方向。
http://s11/mw690/003vcYVJzy753U9vHXcda&690
p36,
快乐的女孩儿。
http://s7/mw690/003vcYVJzy753U9x6OG26&690
p37,
鼓手。
http://s14/mw690/003vcYVJzy753U9yuHXdd&690
p38,
上坡的自行车。
http://s9/mw690/003vcYVJzy753U9ADd678&690
p39,
面对游客的镜头,这里的穆斯林不像马拉喀什的人那样敏感。
http://s3/mw690/003vcYVJzy753U9CE4q52&690
p40,
“红衣老大”在训话。
http://s7/mw690/003vcYVJzy753UiNZmm36&690
p41,
城里有许多提供饮用水的龙头。
http://s7/mw690/003vcYVJzy753UiPOaW36&690
p42,
小巷干净。
http://s9/mw690/003vcYVJzy753UiRteEb8&690
p43,
这种地形应该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http://s4/mw690/003vcYVJzy753UiU6Ftc3&690
p44,
摆个“pose”!
http://s7/mw690/003vcYVJzy753UiWnKm26&690
p45,
蓝色的壁画。
http://s7/mw690/003vcYVJzy753UiY7Yy46&690
p46,
也有没涂上蓝白色的地方。
http://s4/mw690/003vcYVJzy753UiZANt03&690
p47,
蓝城“美容师”。
http://s15/mw690/003vcYVJzy753Uj1vCS4e&690
p48,
摩洛哥的传统民族服饰。
http://s8/mw690/003vcYVJzy753Uj3ILt87&690
p49,
穿上民族服装拍照。
http://s10/mw690/003vcYVJzy753Uj5BFfd9&690
p50,
像是本国的游客。
http://s16/mw690/003vcYVJzy753Uj7m4Tbf&690
p51,
走进服装店的老人。
http://s11/mw690/003vcYVJzy753Uj9axc5a&690
p52,
手工织毯。
http://s5/mw690/003vcYVJzy753Ujb8Es04&690
p53,
一块遮阳布在蓝墙上留下水波状的光影。
http://s4/mw690/003vcYVJzy753UjcL3ta3&690
p54,
生活如常的老人就像在演绎一千零一夜的续集。
http://s4/mw690/003vcYVJzy753UjeJsDa3&690
p55,
这里的人淳朴友善。
http://s11/mw690/003vcYVJzy753UjgRJ0aa&690
p56,
毛驴的蹄声千年依旧。
http://s11/mw690/003vcYVJzy753Ujj4mu5a&690
p57,
街角的小贩不用吆喝,来往的都是四邻街坊。
http://s1/mw690/003vcYVJzy753UjkMH600&690
p58,
新出炉的烤馕散发出诱人的麦香。
http://s6/mw690/003vcYVJzy753UjmNFz95&690
p59,
“芝麻,开门吧”!在街头莫名的想起这句暗语。
http://s9/mw690/003vcYVJzy753UjohBef8&690
p60,
舍夫沙万至今没通火车,更没有飞机,出入只能乘长途大巴或者包车。也许,这正是小城如蓝天般洁净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