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章官
“出路在于粮食减产。”乍听此言,觉得未免有些刻薄,但细加琢磨,又感到颇有点味儿。
确实,从客观效果上说,粮食这一战略性物资一旦出现较大幅度的减产,领导心里发慌,也就必定重视抓粮。但靠“粮减产”来唤醒人们对农业的危机感与再认识,则实实在在是一种消极的作法。
但上面那种说法还包含另外一层更为重要的意思,即要把农业推向市场,使农业有广阔的出路,就必须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今年福建将适当调减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并将着力加快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事实上,福建口粮和按城市大人小孩人均10公斤、农村15公斤计算,本省粮食年总产量82.5亿公斤就足够了,缺的是玉米之类的饲料粮。有些地方还应多种点经济作物,为农民广开生财之道。
现在不少地方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各地对此应引起警觉,下大气力抓农业,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特别是要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的落实,避免粮食生产的跌落,力争钱粮“双丰收”。
(福建日报1993年2月24日评论,2022年4月2日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