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晚,敖江水位猛涨,有的堤段摇摇欲塌。
情况危急。县长叶家松马上通过有线广播,紧急动员群众撤离可能受淹的住房。接下去三天三夜,他组织抗灾,没有合眼。
县委书记林义杰正在三明开会,闻讯后连夜驱车300多公里赶了回来,立即组织抢险救人。
在连江坐镇指挥三昼夜的福州市副市长翁福琳,风里来雨里去,衣服湿了干,干了湿。
各级领导带着干部分赴灾区各地,挨家挨户动员群众离开险区危房。一些打算“与住房共存亡”的老人,也一个个被动员出来。许多人把猪、牛、羊都赶上山去。
9月8日深夜,“哗啦”一声巨响,敖江南堤冲塌180米长,洪水淹没了8个村、一所中学,水深三四米。但因提前撤离,及时抢救,没有一个群众被淹死。
9日夜晚,敖江北岸乌石浦堤段出现滑坡,如被冲毁,县城6万人就要受淹。险情就是命令!县领导和险区各级干部率领群众,驻军出动2000多官兵,顶风冒雨赶到现场抢修。一千多个沙包填入,堤坝仍在抖动。怎么办?
有人建议:“打桩固堤!”
可是,大量木材哪里拿?浦下、毗囤村的群众闻讯,纷纷把自家准备盖新房的木头、打算结婚做家具的木材,统统搬到堤上。经过一夜一天的奋战,打下800多根木桩,填下近万只沙袋,保住了堤坝,保住了县城人民生命财产。
然而,敖江南堤决口一时堵不上;海潮顶托,江水退不出。1.6万多人被洪水围困了三天四夜,绝大部分群众家里的粮食受淹。
附近没受灾的百胜村干部组织群众拿出四千多元,买了糕饼,送给受淹村群众充饥。连兴村党支书林万和把58个灾民接到自己家中,拿出所存的10多担粮食,煮饭给大家吃。
9日晚,翁福琳得知当地店铺的食物都被买光了,打电话给福州市长洪永世求援。半小时内,洪永世紧急动员有关单位拿出4万公斤面包、饼干和可乐饮料,连夜运去。县里组织人员,撑着小船,把食物分送给各户灾民。有些人被困在屋顶上,就用竹竿挑着的送上去。
见此情景,有的老人跪在地上,抱拳作揖:“太感谢了!面包再不来,我的孙子快饿死了。”
大灾之后统计,全县没一个人饿死,当地群众更没有一个人淹死,只淹死两只羊。
(福建日报1990年10月7日一版头题,2022年3月31日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