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章官
忠厚老实,淳朴善良,克勤克俭,知足常乐,是过去农民的典型性格;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节奏缓慢,不讲效率,则是过去农民的生活方式;
听天由命,随遇而安,不患寡而患不均,是过去农民的人生哲学;
而重义轻利又一向被视为农民的传统美德。
如今许多农民,特别是广大专业户,正在改变旧观念,不断增强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开拓进取观念和致富发家观念。他们不再是“养牛为耕田,养鸡为过年”,只看家中米缸满不满,自给自足,安贫乐道,而是两眼盯住市场,一心想着自己的农副产品能够打进市场,赚更多钱。
许多人也不再把钱藏在箱底,怕露富底,而是投资入股办企业搞生产,谋求红利吃“股饭”。
他们不像过去那样“三分地里闹革命”,“肚子吃得饱,不往山外跑”,而是想方设法走南闯北。比如莆田县六万农民走天下,打工或做买卖,比在家乡纯粹务农多赚了好多钱。
他们既求富,又求知,不光拼体力,还凭智力。不少地方出现了学科学、学技术、学文化的热潮。许多人还有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开放意识。一批人走出山门,进入城门,把自己的产品打出国门。
总之,一代新型农民正在成长壮大。
(福建日报1986年11月30日农村杂谈。2022年3月29日选发)
前一篇:农村只能以农为主吗?
后一篇:到国际市场去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