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梅梅老师
梅梅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0
  • 关注人气: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梅推荐:《小数加减法》教学实录(于萍)

(2011-05-15 23:07:42)
标签:

杂谈

梅梅介绍:

2010年12月19日至20日,有幸参加在泰安召开的“省小学数学第十三届年会” 。本次年会,邀请了顾娟、虞怡玲、于萍、郑生志4位青年教师为我们展示了观摩课,并认真聆听了两位专家做的专题报告,由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老师做的《课改背景下关于听课、评课的新思考》及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北京中关村四小科研主任李玉平老师的《小现象作出大文章》的专题报告。

宣武区北京小学于萍老师的《小数加减法》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能把枯燥的计算课上的这么风生水起,真了不起!

 

                      《小数加减法》教学实录

                            (于萍)

师:在前面的数学课上,我们已经认识过了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小数加减法)

师:小数大家已经认识了,小数加减法该怎么算?又为什么这么算呢?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师:首先请大家看一个问题。老师这里有一把米尺,长118厘米,你能以米为单位表示它的长度吗?

生:1.18米。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说的真清楚。咱们一起来看,这是软尺的左端:0刻度,到了这里(展示平台显示1米)这就是——

生:1米。

师:对了。(指110厘米)那这呢?

生:110厘米。

师:也就是1.1米。那软尺的末端呢?

生:118厘米。

师:没错。读得非常准确,我们把这个数据记录下来。(板书:1.18米)

师:就是这个软尺,在生活当中,一不小心,(现场撕断)怎样?

生:断掉了。

师:断掉了。那从起始端断掉一截以后剩下一段有多长,你有什么办法?

生:用尺子量。

师: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真是个好办法。再找一个尺子量一量就可以了,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用全长减去截下来的这一段。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多好的想法,用全长减去折断的部分,不就是剩下部分的长度吗?行不行?

生:行。

师:断掉的部分有多长呢?

生: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能说出折断部分的刻度吗?

生:76厘米。

师:对不对呀?

生:对。

师:如果以米为单位表示就是——

生:0.76米。

师:说得真准确!这个刻度是0.76米,就表示前面断掉部分长0.76米,我们把这个数据也记录下来。(板书:0.76

师:那你能列一个算式表示怎样求这段软尺的长度吗?

生:1.180.76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这就是小数减法。该得几呢?请每个同学拿出一张纸来试着算算看。

(生独自演算,教师巡视)

师:算好的同学看一看黑板上这个同学算的,和你算的一样不一样?

师:快写完了。请同学们看一看,你有什么想提醒他的吗?

生:算式的——

师:你发现了吗?

生:发现了……

师:同学们提醒你了。那你快点上来把它添上吧?

(生上台补写)

师:写得很好,再细致点就更好了。同学们写完了吗?

生:写完了。

师:做完了就做正,我们一起交流交流。你同意他这样写竖式吗?你们也都得这个结果吗?

师:诶!同学们,那像这样一位对着一位减你们感觉陌生吗?

生:以前用过。

师:什么时候用过呀?

生:减法。

师:什么减法?

生:整数减法。

师:对吗?哦,整数加减法时也是这样计算的是不是?那你们感觉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相比怎么样?

生:不一样。

师: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生:有。

师:那哪不一样呀?

生:数不一样。

师:没错,数变了,不是整数啦。那就从你计算的方法来看,整数加减法也是这样,一位对着一位——

生:减。

师:是不是基本的方法感觉一样?

生:是。

师:那哪不一样?

生:数是小数。

师:有同学已经看出它是小数,说吧,差别在哪?

生:有小数点。

师:差别就在小数点上,是吗?

生:是的。

师:118厘米减76厘米就等于——

生:42厘米。

师:也就是我们刚才算的0.42米。哎哟!你们真是善于带着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发现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那我们今天要研究小数加减法,光是会做这一题,行吗?

:不行.

师:咱们得多找一些题过来研究研究,是吧?

生:是。

师:以往学习计算都是老师出一道大家做一道,老师出一道大家做一道。咱们今天改改,怎么样?

师:我不出题了,那谁出题呢?

生:我们。

师;行呀!就按同学们说的,这小数加减法除了同学们说的这种情况以外,还会有哪些不同的新情况,行不行?

生:行。

师:每个同学动动脑筋,每个同学编一道小数加法或小数减法,自己编自己算一算。看一看谁编的题等会会为大家带来新的情况,好不好?

师:再拿出一张纸,先写横式再写竖式。

生自由写。

师:编好的同学前后相互交流交流,互相说一说,你编的是怎样的题?

师:怎么样?孩子们都写好了吗?

生:写好了。

师:哎呀,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当中真实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新情况。咱们一起来分享分享,好不好?

生:好。

师:(CAI课件呈现0.780.2)看的清楚吗?孩子们.

:看得清楚.

师:这是你们编的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读略。

师:读得准确,要是更轻快一点就更好听了!0.78开始

师:你读出这是怎样的新情况了吗?

生:小数的数位不一样。

师:被减数是——

生:两位。

师:减数呢?

生:一位。

师:这是谁编的题?诶,小姑娘,到前面来。大家猜中你的心思了吗?

生:猜中了。

师:小老师要编的就是这种情况!恩,那这道题该得几?你们会算吗?

生:会。

师:那请你们再拿出一张纸来试试看。你编的题你就不做了,请你当小老师在旁边巡视,看看同学们做题的时候有什么困难,或者你发现了问题提示大家。

师:谁到黑板上演示。

师:写完了吗?写完的同学看看黑板上写的和你一样吗?

生:怎么样?张老师,有问题吗?

生:很好。

师:大家做得很好,是吗?很好,谢谢你。

生:都做好了吗?

生:做好了。

师:诶,你们以前做过许许多多的加减法吧,无一例外的都是将末位对齐,怎么这次你没有把末位的两个数字对齐呢?

生答略。

师: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他好象还看出来了点没写出来的内容。

生;小数加减法要小数点对齐。

师:他说的你们听清楚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