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六年级复习课:修改病句》
(2014-04-22 14:27:42)
标签:
教学评课稿教育 |
分类: 教学论文 |
评《六年级复习课:修改病句》
杨慧老师这节复习课——修改病句,教学目标明确,思路非常清晰,层次分明,环节紧凑,结构严谨,重难点突出,讲练结合,目标达成度高,学生总体发展良好。
闪光点:
1、重点突出,直奔目标。本节课遵循了简简单单地教,扎扎实实地学的教学理念。没有花俏的导入,也没有精美的课件。有的只是平实的课堂。教师追求实实在在、高效的教学效果。开门见山,真切主题,先学生回忆,然后师生总结,找出方法、步骤,最后学生循序渐进练习。讲练结合,以讲辅练,让学生在实践中确实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2、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常见病句的类型;接着课件出示各种病句类型的句子,让学生重温这些类型的句子,为下一步修改作好铺垫。接着引导学生说改病句步骤是:先读:默读原句,了解句子本来的意思;后找:找出病因;再改:改正病句,保持原意;最后查:查语法、逻辑、句意正确与否。杨老师遵循了“读是改的前提和基础,改是读的发展和提高”。让学生在说与练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正是修改病句的动力,大部分的学生都掌握得比较好。
3、循序渐进,训练有梯度。练习设计很有层次,老师很有意识设计了“闯三关”,难度一步步加深,有层次,有梯度,既保证了普通学生的能力过关,又带有一点点挑战性,增加了学生做题的欲望,不但让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方法,而且修改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几点建议:
1、本节课老师说的话较多,留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时间稍微少了一点,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学。如老师评讲第一、二关的练习题时,建议让学生来交流,老师的角色应是引导者;当学生判断出错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来说说错在哪?病因是什么?老师不要代替学生来说,最好让学生去归纳,确实说不出的时候老师才进行引导。
2、要多关注后进生,提问时可多叫后进生回答,说错了也没关系,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定能学会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步骤。
3、课堂上要多些激励的语言和竞赛活动。杨慧老师设计了过三关的练习,每一关可让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看哪组做对的最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老师了解学情,从而灵活采取适合学生的教法。
4、建议给学生做练习之前,老师先做一做,思一思,做到心中有数,就不会出现第二关有两种改法的句子,正如杨慧老师说的,可以把那两个句子放在第三关。
5、老师语速偏快。
6、学生在纠正错题时最好强调要用红笔。
7、板书设计作些调整,会比在课堂上的板书更清晰些。
板书设计:
类型
成分残缺
词序颠倒
用词不当
重复啰嗦
配搭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