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起胡适——读与胡适有关的两方伟大的白话文墓志铭

(2013-12-16 09:29:43)
标签:

胡适

胡适诞辰纪念

白话文墓志铭

胡适墓

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

分类: 阅读

http://s13/mw690/003vb4OUgy6F1XBD2dSdc&690

胡适(1891、12、17——1962、2、24)

    今天是12月16日,明天是12月17日——胡适诞辰122周年纪念日。

    想起与胡适有关的两方白话文墓志铭,再找出抄录一遍,以纪念这位白话文运动的先驱——胡适先生。

   一方是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碑文及碑铭:



    1933523,在距当时北平60余里的怀柔县附近,傅作义将军指挥华北军第7军团第59军将士,与侵华日军主力展开了一场激战。在这一战役中,中国方面阵亡367人。同年9月,傅作义将军派人从当时的战场上将其中203位烈士遗体装殓入棺,运回呼和浩特,并修建公墓。公墓建纪念堂一所和纪念碑一座,纪念碑高约12,呈三棱柱形,碑的正面有傅作义将军题写的碑名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碑的下首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碑文。碑文由胡适撰文,钱玄同书丹,简述了59军将士顽强杀敌的英雄气概,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捐躯的丰功伟绩。碑的另两面,刻着阵亡将士的名字。

碑文如下: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三月,日本军队侵占了热河,全国都大震动。从三月初旬,我国的军队在长城一带抗敌作战,曾有过几次很光荣的战斗。其中如宋哲元部在喜峰口的苦战,如徐庭瑶军关麟征、黄杰两师的中央军队在古北口南天门一带十余日的血战,都是天下皆知的。但这种最悲壮的牺牲,终于不能抵抗敌人最新最猛烈的武器。五月十二日以后,东路我军都退却了。北路我军苦战三昼夜之后,也退到了密云。五月二十一、二两日,北平以北的中央军队都退到古都附近集中。二十二日夜,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黄郛开始与敌方商议停战。
  五月二十三日的早晨四时,当我国代表接受了一个城下之盟的早晨,离当时的北平六十来里的怀柔县附近正开始一场最壮烈的血战。这一战从上午四时直打到下午七时,一千多个中国健儿用他们的血洗去了那天城下之盟一部分的耻辱。
  在怀柔作战的我方军队,是华北第七军团第五十九军。总指挥即是民国十六年北伐战争以孤军守涿州八十八日的傅作义军长。他们本奉令守张家口。四月二十九日,他们奉令开到昌平待命增援。命下之日全军欢呼出发,用每小时二十里的跑步赶赴阵地。五月一日全部到达昌平,仅走了二十四小时。五月十五日第五十九军奉令开到怀柔以西,在怀柔西北高地经石厂至南高庄的线上构筑阵地,十七日复奉令用主力在此地后方三十余里的半壁店、稷山营的线上构筑主阵地。他们不顾敌军人数两倍的众多,也不顾敌军器械百倍的精利,他们在敌军飞机的侦察轰炸之下,不分昼夜赶筑他们的阵地。他们决心要在这最后一线的前进阵地上,用他们的血染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页。二十二日天将明时,敌军用侵华主力的第八师团的铃木旅团及川原旅团的福田支队,向怀柔正面攻击。又用铃木旅团的早田联队作大规模的迂回,绕道袭击我军的后方。正面敌军用重野炮三十门,飞机十五架,自晨至午不断地轰炸。我方官兵因工事的坚固,士气的镇定,始终保守着高地的阵地。那绕道来袭的早田联队也被我军拦击,损失很大。我军所埋地雷杀敌也不少。我军的隐蔽工事仅留二寸见方的枪孔,等到敌人接近,然后伏枪伏炮齐出,用手掷弹投炸。凡敌人之长处到此都失了效用。敌军无法前进,只能向我高地阵地作极猛烈的轰炸。有一次敌军一个中队攻进了我右方的阵地,终被我军奋力迎击,把阵地夺回。我军虽无必胜之念,而人人具必死之心:有全连被敌炮和飞机集中炸死五分之四,而阵地屹然未动的;有袒臂跳出战壕肉搏杀敌的;有携带十几个手掷弹,伏在外壕里一人独立杀敌几十个的。到了下午,他们接到北平军分会的命令,因停战协定已定局,令他们撤到高丽营后方。但他们正在酣战中势不能遽行撤退;而那个国耻消息,又正使他们留恋这一个最后抗敌的机会。直到下午七时,战争渐入沉寂状态,我军才向高丽营撤退,敌军也没有追击。次日大阪《朝日新闻》的从军记者视察我军的高地阵地,电传彼国,曾说:敌人所筑的俄国式阵地,实有相当的价值。且在坚硬的岩石中掘成良好的战壕,殊令人惊叹!又云:看他们战壕中的遗尸,其中有不过十六、七岁的,也有很象学生的,青年人的狂热可以想见了。怀柔之一战,第五十九军战死的官和兵共三百六十七人,受伤的共四百八十四人。
  五月三十一日停战协定在塘沽签字后,第五十九军开至昌平集结。凡本军战死官兵未及运回的,都由政府雇本地人民就地掩埋,暗树标志。六月全军奉令开回绥远复员。九月怀柔日军撤退后,傅将军派人备棺木殓衣,到作战地带寻找官兵遗骸二百零三具,全数运回绥远。绥远人民把他们葬在城北大青山下,建立抗日战死将士公墓,并且辟为公园,垂为永久的纪念。公墓将成,我因傅作义将军的嘱托,叙述怀柔战役的经过,作为纪念碑文。并作铭曰:


   这里长眠的是三百六十七个中国好男子!
   他们把他们的生命献给了他们的祖国!
   我们和我们的子孙来这里凭吊敬礼的,
   要想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报答他们的血!

  
                                              撰文
                                             钱玄同 书丹

  

    另一方是胡适先生本人的墓志铭。

http://s10/mw690/003vb4OUgy6F1ZFj9up99&690



http://s14/mw690/003vb4OUgy6F1ZEjBO5bd&690



   胡适墓在台北中央研究院对面的胡适公园里。墓碑上镌刻着毛子水所写的墓志铭。

    在胡适的朋友中,毛子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早在五四时期,他就是胡适的学生,并与罗家伦、傅斯年等人一同创办了《新潮》杂志,成为思想启蒙的先驱者之一;上世纪50年代,胡适在美国立下“遗嘱”,指定他与哈佛大学教授杨联升为“遗嘱”执行人;1962年胡适在台湾去世后,他又为胡适撰写了墓志铭:

    这是胡适先生的墓
    
生于中华民国纪前二十一年
    
卒于中华民国五十一年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虑,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
    
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异,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中央研究院胡故院长适之先生治丧委员会立石

                                                       
中华民国五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这一方墓志铭可谓逝者倡导的白话文的至高境界,文字平易而又含义深长,朴素而又庄严。


     我认为,这就是白话文历史上最伟大的两方墓志铭,它们都与胡适有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