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经》解读三 ——于是,看者(真实自我)安住在自己纯洁的本性里。
(2016-10-30 17:22:18)于是,看者(真实自我)安住在自己纯洁的本性里。
每个人看瑜伽经都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领悟,可能很多的朋友看过瑜伽经但是已经忘记里面讲的什么了。为了大家更好的畅所欲言,小编先简要的概述一下第三篇的内容,再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在讨论中学习,在分享中成长。
如果能约束心灵的变化,看者(真实自我)将回归原来真实纯洁的本性。你就是那个真实的看者,你不是身体,也不是心灵,你就是觉知者和看者,你将时常看到你的身与心在前面活动。看者知道,但是不去介入它。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是那看者,想要看自己,怎么看呢?就以你的脸部来说吧,如果我问你是否看过自己的脸,你得说没有,因为要看的是你得脸部(眼睛在脸上),脸部本身是看者或实体自我,在镜中所看到的只是影像、被看到的物体或对象。
如果镜子起了皱纹、弯曲、凹凸不平,你能看清楚自己的面貌吗?不能,它呈现的是有些可怕的样子——太大、太高或者有些波浪。你会很担心吗?不会,因为你知道那是镜子的问题,你看到的只是一个扭曲的影像。只有当镜子是光滑、干净的,才能给你真实的反射影像。只有在那个时候,你才能看到脸的真实样子。
可能有的人会问:“你的意思是否说,看者误解了自己或者忘记了自己?”不是的,看者永远不会误解自己或是忘记自己,而是反射影像的水面被扭曲了,那么看者所显现的也是扭曲的。真实的你永远是一样的,但是,你表现出来的心是被扭曲或者扰乱的。为了要使心灵干净与纯洁,你要去感觉或表现你最初始、最真实的纯洁状态。
“看者”,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欢迎大家来后台分享自己的理解。)
瑜伽课中经常说到一句话:“在静坐的时候,如果有杂念或者琐事飘入眼帘,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它,不被他带走,不被他影响。”“在体式练习中,感觉到哪里酸麻胀痛,没有关系,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它,不急不躁,不被他影响。”
这就是小编理解的看者,不带偏见、不带色彩、不带入自己,身体或者内心的变化我就作为一个旁观者,守在一边看着。没有评论、没有好坏、没有对错、没有见解,就只是看着。
看到,知道,即可。
看者,本是纯洁纯净的,就像平静的水面,他倒影出来的是真实的。而被大脑或内心指示的看者,是不单纯的,就像起了涟漪的水面,倒影出来的并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