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研 |
八年级下册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几何语言:如图所示
∵AB=DE,BC=EF,AC=DF
(2)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几何语言:如图所示
∵AB=DE,∠A=∠D,AC=DF
(3)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几何语言:如图所示
∵∠A=∠D,AB=DE,∠B=∠E
(4)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几何语言:如图所示
∵∠A=∠D,∠B=∠E,BC=EF
(5)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 L)
|
|
|
3、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4、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
|
|
6、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7、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几何语言:
如图所示,在△ABC中
∵AB=AC
∴∠B=∠C(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
8、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几何语言:
如图所示,在△ABC中
∵∠B=∠C
∴AB=AC(等角对等边)
9、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
|
10、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1、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几何语言:如图所示
∵∠C=90°,∠B=30°
∴AC=
|
|
12、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
1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
16、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6、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几何语言:如图所示,在△ABC中
∵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BC,DE=BC
17、两条平行线间的任何一组平行线段相等
。
18、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具有的性质都具有)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20、矩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一个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定义)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21、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具有的性质都具有)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
22、菱形的判定方法: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定义)
(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3、菱形的面积=对角线(AC、BD)乘积的一半,即S=(AC×BD)
。
24、正方形的性质:(矩形、菱形具有的性质都具有)
(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
47、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很多,只举三例)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3)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25、等腰梯形的性质:
(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
(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6、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教材中没有)
|
27、重心:
线段的重心是它的中点;
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
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对角线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