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2019-11-29 12:10:14)
分类: 试卷及分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六一 王焕

     紧张的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试卷做以下全面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参加人数共有34人,总分 2450 ,平均分72.07 分,不及格的有5人,高低分差是50分。这次语文试卷是六年级使用部编教材的第一次测试,题目侧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出题较灵活优秀率太低。

二、 试题分析

   试题共分为大部分:基础知识与运用 阅读理解与感悟妙笔生花习作展示

第一部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察,失分不是很多,考察的都是有关课文里面的字、词及语文园地上的日积月累,平时的字词听写很关键,所以我们要把基础知识的掌握放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集成堆,要把基础知识日日清。所以本次考试我班学生答题比较好。其中读书好比串门,_____的串门儿。这是单元前面的,教师对这句话没有引起重视,学生回答上来的只有几人,这就告诉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课本的方方面面,关注细节。

大题的几道小题都有一定的难度,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中第5小题考了高尔基的三部曲,这提醒教师要注意学生课外的延伸。

第二大题是阅读短文,本次测试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没有课内阅读,两篇课外阅读更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感悟能力。课外阅读是学生的难点,部分学生看到课外阅读就害怕放弃,这也是阅读一直失分严重的症结所在。我们班就有几个平时表现很好的学生,可是这次考的很不好,分析发现就是课外阅读失分严重。其实仔细分析下来,这两篇阅读难度并不大,而且是有针对性的阅读,例如第二个阅读就是我们阅读单元的“有目的的阅读”的读书策略的考查,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他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存在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五、 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3、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

2019.11.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