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大盘、股票、杂谈 |
分类: 大盘 |
在A股历史上,有几个大底是著名的,也是以后行情再也见曾跌破过的大底。如1994年7月的325点,是当时A股市场规模太小,而股票发行和上市过快,机构投资者过小,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所产生的“失衡底”;2005年6月的998点,是当时A股市场上特有的股权分置状况,造成流通制度障碍,形成筹码多资金少,供大于求,所产生的“分置底”;2008年10月的1664点,一方面是股市暴涨后的暴跌现象,另一方面是世界次贷危机下的共振,是“次贷底”;2013年6月的1849点,是年中银行考核,收紧银根,市场上流动性吃紧,利率飚升,股市资金匮乏,是“钱荒底”;2015年7月的3373点是前期股市上涨过快过大,市场泡沫过多,导致股市调整,而大规模杠杆资金的存在加剧了股市调整,形成市场流动性危机,是“杠杆底”。
以上五个大底都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底部,各有不同的情况,但共同点是:底部逐渐抬高,再也未曾跌破过,其后均形成大行情,是新行情的奠基石。325点之后,行情上涨到2245点;998点之后,行情上涨到6124点;1664点之后,行情上涨到3478点;1849点之后,行情上涨到5178点。3373点之后呢?有理由相信,A股在充分筑底和积蓄力量之后,会逐步走强,以缓慢的方式向上运行,开启一轮牛市新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