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为何对利好麻木?

(2014-05-19 07:59:44)
标签:

大盘、股票、杂谈

股票

分类: 大盘

20145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当时许多业内人士欢心鼓舞,认为是重大利好,是牛市的真正开始,然而市场仅上涨一天,其后连续三天下跌,最后一天微涨,全周三阴二阳,成交量萎缩,市场信心缺失,创业板更是大幅下挫,跌破年线,创出调整以来新低。如此高规格的重要文件,市场为什么对利好麻木呢?

表面上看,对利好麻木是熊市的基本特征之一,A股积弱已久,熊市心态严重,对任何利好都缺乏热情,反而对利空消息十分敏感;深层次原因是在宏观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当下低迷的经济数据继续抑制市场做多情绪;根本原因是市场供求失衡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或解决,且新一轮IPO发行在即,股票供给量有扩大趋势,市场供求失衡状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A股市场长期低迷、长年走熊的根源是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任何根治市场的良方都必须从此入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否则只能是隔靴捎痒,不能切中要害。在历史上A股曾多次陷入低迷,也有过成功的“救市”案例,无一不是从市场供求关系入手。19932--19947月,当时股票发行实行“额度管理”,但在溢价发行条件下,实际筹资额远大于计划额度,同时货币政策紧缩,资金面吃紧,导致大盘从1558点下跌到325点。199481日,政府出台“放慢发行和上市节奏、扩大资金投入、对证券机构进行融资” 三大政策,股指从333点跳空高开,1个月后涨到1000点之上。19975---19995月,当时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将股票发行额度由1996年的150亿元扩大到1997年的300亿元后,股票大量上市,远远超过市场资金的承受能力,大盘宽幅震荡,长期调整,由1510点下跌到1047点。1999516国务院发布“改革股票发行体制、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规模”等六项政策,搞活市场,由此引发了著名的“5·19”行情。从A股跌宕起伏的历史中可以看到,当市场供求关系失衡,股票供给超过市场资金承接力时,大盘就会出现调整,选择下跌;当政策面调整供求关系,合理控制股票供给,同时增加资金供应量时,大盘就会改变原有下跌趋势,选择上行。

新国九条是对管理层之前文件和政策的一次再梳理,没有超预期的地方,重点不是破解市场供求关系,自然改变不了股市运行的大趋势。只有让新国九条对接股市“病源”,回归到解决市场供求关系这一命题,并出台具体措施,逆转当前市场供求失衡状况,让供求达到平衡,市场才积极响应,开启牛市新征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