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大王庙村位于栾川县潭头镇政府北一两公里处,人口上千。该村地势南低北高,村民依地势而建房屋。
http://wx1/large/bf333450ly1fdl4gxyblbj20k009cags.jpg
大王庙村民祖上先有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来孙姓等族相继融入。村中自古读书中举者多,所以村名及穿村而过的小河都被冠以“文曲”之名。
http://wx1/large/bf333450ly1fdl4gwj8ffj20k00cmth9.jpg
村名如何又变更为大王庙?传说明末李自成攻占北京后,皇亲贵族纷纷出逃,其中一位皇子潜入偏僻的潭头文曲村的一处山沟,隐姓埋名,招兵买马,以图东山再起,号为“朱大王”。这个“朱大王”常常说些“谶语”,且大都应验。时日一长,附近百姓尊他为“半仙”。“朱大王”死后,村民就在村中建了一座大王庙,香火不断,村名也改为大王庙。
http://wx2/large/bf333450ly1fdl4gzlh96j20k00dcwo1.jpg
大王庙村远近闻名,这与村中四个标志性景致息息相关:石桥、老井、古树、老宅。
http://wx1/large/bf333450ly1fdl4gvs18gj20k00citgn.jpg
大王庙村南的沟渠上,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娃娃桥”。 属清代建筑, 为单眼横跨石拱桥,桥面宽3米,长近20米。桥名是村民根据石柱上雕刻的石人形象取的。该桥最引人注目的是16根望柱上的石狮姿态各异。“娃娃桥”是大王庙村通往潭头镇的唯一通道。
http://wx1/large/bf333450ly1fdl4h09culj20k00dcn4v.jpg
循着村路蜿蜒而上,可见一个亭子立在一处高地上。这里并不是遮风避雨乘凉之处,而是一座两层木质结构的护井楼。这口井的历史无人知晓,但它始终为人们送去源源不断的甘甜。
http://wx3/large/bf333450ly1fdl4gw2hcmj20k00boaih.jpg
离古井不远处,屹立着一株皂角树,树龄近200年。树干粗壮,枝叶蜿蜒茂密,百余年来,遮护着往来其下的村民。
http://wx3/large/bf333450ly1fdl4gzzjnqj20k00bygv2.jpg
大王庙的十几处老宅大多处于村中央,建于清末民初。入村后,一座三进老院子最先映入眼帘,布局紧凑又不失精致,许多老屋的门窗木雕保存完好。房子的主人孙占宗介绍说,抗战时河南大学迁至潭头镇,他家的院子曾作为师生校舍使用。如今,村里一些老宅院尚成排对立,窄巷蜿蜒其中,下雨时徜徉其中,颇有一种南方雨巷的感觉。
http://wx4/large/bf333450ly1fdl4h05an2j20k00d67c2.jpg
仝爱芳老人已经85岁,她家院中有一株牡丹树。老人说,每年花季都能开出几十朵,花香扑鼻,蜂蝶飞舞。
http://wx4/large/bf333450ly1fdl4h01pawj20k00dctfi.jpg
房屋虽然苍老,但鲜花摇曳着生机。
http://wx4/large/bf333450ly1fdl4h0css6j20k00cfjy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