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将相和》为例用提问倒入课堂教学
(2015-06-04 16:00:28)
标签:
佛学教育 |
分类: 教学片断、案例分析 |
以《将相和》为例用提问倒入课堂教学
教学案例一:
师:(生读课题后)同学们,“将”“相”各是什么意思?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生:“将”是大将的意思;指廉颇;“相”是宰相、丞相的意思,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师:那题目的意思是——
生:“将”廉颇与“相”蔺相如和好了。
师:“将”与“相”和好了,那“和”之前他们之间是怎样的?
生:不和。
师:想知道“将”与“相”是怎样不和的,后来又是怎样和好的吗?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
教学案例二:
师:同学们,看到课题,老师有一个疑惑,为什么用“将相和”而不用“相和将”呢?你们谁能帮老师解开这个疑惑?(学生纷纷看书思考)
生:因为是“将”主动与“相”和好的。
师:点头微笑“相“不主动吗?
生:因为“相”没有跟“将”闹不和。
生:是大将廉颇与蔺相如不和,而不是蔺相如与廉颇不和。
生:我认为,在这件事中,“相”蔺相如没有过错,“不和”的责任完全在大将廉颇身上,是他跟蔺相如闹不和的。
师:听你们一说,我明白了,原来是大将军廉颇跟宰相蔺相如闹不和,后来又是他主动认错和好的,所以题目应该是“将相和”。那么廉颇为什么要跟蔺相如闹不和呢?不和的原因为是什么?
生:因为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了,他不服气。
师:为什么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了,他就不服气呢?廉将军自己是怎么说的?
生:(读)“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下不了台!”
师:(笑了笑)大家听出不服气了吗?我觉得这位廉将军挺心平气和的。谁再来读?
师:(有一生读后)这才像是一位居功自傲的将军。说说你为什么不服气?
生: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战功赫赫,他蔺相如靠的是嘴上功夫,并没有什么真本事。职位竟在我之上,我当然不服气。
师:是呀,廉将军出入的是刀光剑影的战场,而蔺相如靠的就是一张嘴,难怪他不服气。那么蔺相如到底有没有能耐?真的是靠一张嘴爬到廉颇头上去的吗?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看看蔺相如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