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里最邪恶的干娘——马道婆

(2021-12-16 23:22:14)
标签:

马道婆

最邪恶的干娘

红楼之最

分类: 红楼文化

《红楼梦》中,好多人都有干娘,黛玉有干娘,宝琴、探春也有干娘,就连芳官、藕官、莺儿等也都有干娘。宝玉也有干娘,她就是马道婆,她是宝玉的寄名干娘。认干娘是旧社会有的习俗,寄名干娘是指把子弟寄其名下为义子的道姑,“寄名”是为了得到神的保佑,免除灾难。贾氏家族认为生长在富贵之家的孩子命软,难于养活,因此在庙里或者道观里为宝玉找一个寄名干娘,祈求孩子顺利成长。可是,马道婆虽是宝玉的寄名干娘,但与贾府情意甚浅。她利用“佛法“,为宝玉赶鬼治病,目的是得到供奉;她搞邪魔歪道,与赵姨娘合谋伤害宝玉,她是《红楼梦》里最邪恶的干娘。

一、马道婆是个利用佛法为宝玉赶鬼治病的可恶的干娘

马道婆作为宝玉的干娘,利用神职人员身份,到贾府为庙观进行布施、供奉活动的机会,寻机敛财。她老谋深算,在宝玉身上动了心思,轻而易举得到香油供奉。

一天马道婆闻听贾宝玉被烫伤了,向宝玉脸上用指头画了一画,口内嘟嘟囔囔的又持诵了一回,说道:“管保就好了,这不过是一时飞灾。”又向贾母道:“祖宗老菩萨那里知道,那经典佛法上说的利害,大凡那王公卿相人家的子弟,只一生长下来,暗里便有许多促狭鬼跟着他,得空便拧他一下,或掐他一下,或吃饭时打下他的饭碗来,或走着推他一跤,所以往往的那些大家子孙多有长不大的。 

贾母听如此说,便赶着问:“这有什么佛法解释没有呢?”马道婆道:“这个容易,只是替他多作些因果善事也就罢了。再那经上还说,西方有位大光明普照菩萨,专管照耀阴暗邪祟,若有善男子善女子虔心供奉者,可以永佑儿孙康宁安静,再无惊恐邪祟撞客之灾。”贾母道:“倒不知怎么个供奉这位菩萨?”马道婆道:“也不值些什么,不过除香烛供养之外,一天多添几斤香油,点上个大海灯。这海灯,便是菩萨现身法像,昼夜不敢息的。”贾母道:“一天一夜也得多少油?明白告诉我,我也好作这件功德的。”马道婆听如此说,便笑道:“这也不拘,随施主菩萨们随心愿舍罢了。像我们庙里,就有好几处的王妃诰命供奉的:……”贾母说:“既是这样说,你便一日五斤合准了,每月打趸来关了去。”马道婆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慈悲大菩萨”。

马道婆满嘴的“菩萨”、“佛法”、“阿弥陀佛”,以关心宝玉为名,给宝玉赶鬼治病,她所说是无伦无理信口开河的混话,其目的是在向贾母讨要供奉。因此,马道婆是一个打着“佛法“幌子,为宝玉赶鬼治病,是一个可恶的干娘。

二、马道婆是个利用贾府矛盾伤害宝玉的邪恶的干娘

马道婆虽然得到香油的供奉,并没有马上离开荣国府,而是在这若大的贾府大院中寻机作案。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和赵姨娘都是卑微的女人。一天她来到赵姨娘的房中,看见赵姨娘正在“粘鞋呢,马道婆见炕上堆着些零星绸缎,说‘我正没有鞋面子,姨奶奶给我些零碎绸子缎子,不拘颜色,做双鞋穿罢。’最后挑出几块绸缎,“掖在袖里”。因此,她是讨小便宜的道婆。不仅如此,马道婆因常在贾府活动,看出贾府东府的深层次的矛盾,接近搭讪赵姨娘,绞尽脑汁地导演一出残害生命的把戏。

赵姨娘作为贾政小老婆,其地位没有王夫人高,为此,她心中不满和妒嫉。特别是贾母老太太对她儿子贾环,没有象宝玉那样溺爱,心理更是不快。马道婆看到王夫与赵姨娘之间的利益矛盾,也明白贾宝玉与贾环地位的冲突,便找到了发财的机会,故意引诱赵姨娘上钩“不是我说句造孽的话:你们没本事!——也难怪。明里不敢罢咧,暗里也算计了,还等到如今!”

马道婆话中有话,摆出很有把握的神态,使赵姨娘急不可耐的哀求马道婆帮助,并立刻答应给她丰厚报酬。这时利欲薰心、利令智昏的赵姨娘,只盼望把贾宝玉整死,立即把偷偷收藏的私房钱、衣裳、首饰拿出来,给了马道婆,又马上写了一张欠银子五十两的字据,这时马道婆才“满口应承,伸手先将银子拿了,然后收了契。”马道婆用纸剪了两个纸人儿,把宝玉的出生年月日时写在纸上,又用蓝纸剪出五个青面鬼与二个纸人用针钉在一起,回到庙中作法,以巫术咒语来伤害宝玉。

贾宝玉果然被邪咒击中,一时间丧失理智,疯狂颠痴,不省人事。“连气息都微了”。最后还是来了一僧一道自称可以医治”人口不利,家宅不安、中邪崇,逢凶险的”,用那块“通灵宝玉”解除了凶邪,宝玉才得以平安。

综上所述,贾母与王夫人为她们的命根子宝玉找个寄名干娘,目的是能得神佛庇佑,而马道婆虽为“寄名干娘”,却没有“干娘”之情。相反,马道婆为宝玉赶鬼治病,以骗得供奉;她与赵姨娘臭味相投,沆瀣一气,毫无顾忌地加害宝玉,因此,她是《红楼梦》里最邪恶的干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