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2020-12-26 14:29:13)
标签:

贵州之旅

青岩古镇

明朝军事要塞

分类: 旅游文化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古镇定广门城墙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原为军事要塞 。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邓颖超的母亲曾居地

镇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镇内有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赵状元府第、平刚先生故居、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在青岩秘密居住过。青岩古镇还是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点之一。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是贵阳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颇具魅力。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因明朝屯兵而建镇,以青色的岩石而得名,是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素有贵阳"南大门"之称。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中央王朝为控制西南边陲,洪武六年(公元1373)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城墙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建筑。爬上镇边一侧不算太高的山坡可以鸟瞰小镇的全景,小镇并不是建造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从高处望去,整个小镇的格局给人一种在别的古镇中难以看到的立体美感。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中除了众多的寺庙,竟然还保留着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多种宗教和谐共处,形成其独特风格。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青岩民居,多建腰门,其门斗和拉手颇有学问。许多人家的上门斗,着意雕刻桃子、石榴、祥云、如意或龙凤等图案,被誉称为"门龙"。门斗、门簪、连楹上的石榴、葫芦、葵花等木雕,既寓意"多子",又象征"多福。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小古镇里,古建筑比比皆是,青岩古城四门内外有八座牌坊,现保存的只有南门外的"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寿坊"和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寿坊"三座。三座牌坊的建筑造型基本相同,成为摄影发烧友的挚爱。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背街是青岩最具特色的一条石巷,路面的青石板经过几百年的冲刷、磨砺,已光可鉴人,如镜面般泛着青黑的光芒,给街巷带来一种独特的时空感与神秘感。街边都是层层片石垒起的院墙,路窄而幽静,沿山势起伏,是摄影的绝佳地点。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状元府是贵州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的故居,坐落在小镇状元街1号。“状元府第”赵已成为观光点。大院门前是一副简单的对联"琴鹤谱志,论语传家",显示了主人一生的志愿。建筑是以木质结构为主的,气派而不张扬,宁静恬淡,一派书香风范。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抗日战争期间,青岩城墙完好,四座城门依旧,偏僻安全,接纳了很多的"避难者"。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建立安宣点,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疏散到这里来,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秦邦宪)的家属都曾经在青岩住过。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2013年在顶峰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旅游规划项目中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2010年青岩古镇荣获中华诗词学会授予的"中华诗词之乡"荣誉称号,率先成为了全国的诗词之乡。2016年被住建部列为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贵州之旅(十二):明朝军事要塞——青岩古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