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之旅三——守初心担使命长沙之行

标签:
湖南长沙之旅 |
分类: 旅游文化 |
橘子洲景区: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全长5公里,宽40至200米,若站在岳麓山上远眺,它宛如一根长带,飘浮在湘江上。橘子洲头位于橘子洲的南端,橘子洲则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伫立在橘子洲头,西望岳麓山,东观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形状是一个长岛,浮袅袅凌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古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就在这里。
岳麓山
岳麓山,依江面市,现有麓山、橘子洲、岳麓书院、新民学会四个核心景区,为世界罕见的集"山、水、洲、城"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湖湘文化传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
岳麓山融中国古文化精华的儒、佛、道为一体,包容了历史上思想巨子、高僧名道、骚人墨客共同开拓的岳麓山文化内涵。景区内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新民学会旧址、黄兴墓、蔡锷墓、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旧址等景点。
二南石刻
解放后,党和政府曾五次修复。其中1952年湖南大学重修,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题写了"爱晚亭"亭额。1969年,岳麓山公园重修,刻毛泽东草书手迹《沁园春·长沙》于藻井内,更为古亭增添了光彩。毛泽东青年时代,在长沙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因为这个缘故,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致书毛泽东,请求提书亭名,毛泽东愉快地接受了请求。
岳麓书院景区: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中国现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风景区。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大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各部分互相连接,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除建筑文物外,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岳麓书院古建筑群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纪念五大建筑格局。
湖南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与烈士公园毗邻,1956年正式对外开放,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博物馆,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博物馆藏品达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并以此打造了6个展示人类优秀文化遗珍的基本陈列。湘潭九华出土的猪尊作野公猪形状。有盖,盖上捉手残缺,根据残存情况复原成凤鸟形。双眼直视,獠牙外露,两耳竖立,四肢粗壮,尾下垂。肘部前后各有一圆形管孔,经过尊腹,直通另一肘部。(所有图片摄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