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井塘古村天地牌位想到的

标签:
旅游天地牌位文化 |
分类: 旅游文化 |
井塘古村天地牌位
古代就有祭祀习俗,祭的上半部分,左边是牲肉,右边是一只手,下面是神。祭祀首先是祭拜天地,再祭拜祖先。因此,华夏人的神,分为自然神和祖先神。因为华夏人认为,万物都是天地所生,所以,祖先神一直往前追溯,也是自然神,创造世界的神的后裔。在根本上,他们都是统一的。祭侧重的是向天地向祖先汇报工作。祀侧重的是,希望天地祖先,对自己未来的新工作,给予新的指导、教诲和启发。
昔日周敦颐作《太极图说》,用哲学和宗教来阐述宇宙之源,由混沌的无极,进入有界的太极,分别出阴阳概念,产生了万物。依老子的“道为万物根本”理论,“道”是先宇宙而存在的,固有“先天”和“后天”的分别。民间的宗教所造就的各类神,大都依附此类论说,“先神”和“后神”们多得象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应此理论而生的最著名的民间宗教,是明代北方地区“无生老母”教门的产生。无生老母,中国古代女神形象。传说集创世主、人类祖先、救世主于一身,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起源于明代中叶出现的罗教,创始人为罗梦鸿。在罗教及其支派的理论中,无生老母既是造物主,又是救世主:她是人类的祖先,创造了宇宙与人类,同时又拯救沉沦于苦海中的后代,派神佛等下凡,或自己亲自下凡救度众生。明清的民间宗教几乎都以无生老母作为最高神只,"无生老母,真空家乡"成为民间宗教的"八字真言"。
人们以“无生老母”作为诸神总号,入清后遭到镇压,据说清初人们曾以“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名号,面南遥祭南明王朝的福王,另外包括全真等各道教门派,都把它做为全能的“上帝”的称谓,“上帝”一词,出《诗经》“上帝临女,无贰尔心”,可以解释为:“上帝来到了你的身旁,是因为你一心一意的原因”,诠释了一个人能够通神,是精诚所至的理由。“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可以说就是给这个“上帝”的注释。这种神位过去施用范围很广泛,所谓的“拜天地”,就是在重大节日,特别是春节时用于供奉天地神。富裕人家都会置办一套,做成神龛的样子,神位两旁要贴“天高悬日月,地厚载山河”的对联,横批就是“天地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