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王夫人真的“天真烂漫”?

(2018-11-02 11:34:25)
标签:

转载

分类: 红楼文化
2012年01月07日 星期六 0:26

                         王夫人真的“天真烂漫”?
   

    第七十四回写绣春囊事发,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归纳起来有两条:一是仗着生得标致嘴巴巧爱打扮,在人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二是动不动立起两个骚眼睛骂人,妖妖乔乔不成体统。使王夫人触动了往事,想起曾看见过“眉眼有些像”林妹妹的晴雯骂人,心里很看不惯那轻狂样儿,但又有点落不实,在王善保家的调唆下,立即派丫头叫了晴雯来见。
    书中写道:
    素日这些丫鬟皆知王夫人最嫌乔装艳饰语薄言轻者,故晴雯不敢出头。今因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装饰,自为无碍。及到了凤姐房中,王夫人一见他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不觉勾起方才的火来。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又勾起往事,便冷笑道:“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
    看这意思,王夫人一向天真烂漫,毫无心机,之前是真的不认识、不知道晴雯其人。她之要灭晴雯,只是因为“最嫌乔装艳饰语薄言轻者”,看到过晴雯的轻狂表现,更重要的是晴雯有黛玉之眉眼(黛玉在其眼中大约也属“乔装艳饰语薄言轻”之类),西施之风韵,总之美丽就是一种罪过,长得像黛玉更是晴雯的错。
    王夫人和宝玉不枉是母子,娘儿俩都非常“天真烂漫”。宝玉只要能和姐妹丫鬟们在大观园中玩乐,便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便是三春事业付东风又如何?王夫人不清楚儿子身边有几个大丫鬟,甚至不知道晴雯和袭人一样,也是老太太派去服侍宝玉的。贾母不是特别爱宝玉么,那她乐得省心,干脆把宝玉“全托”了。后来宝玉随姐妹们搬入大观园,住进了怡红院,她又来个不闻不问,任其“放养”。袭人与宝玉的关系几乎人人知道:黛玉称袭人“嫂子”,贾芸见了她连忙起立,薛蟠说她是宝玉的“宝贝”,连那个什么锦香院来的妓女云儿也似乎很拎得清,可王夫人愣是就蒙在鼓里。宝玉挨打后,袭人进言,她才吃一大惊,连忙问:“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袭人说“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既没说自己和碧痕,更没说其他人,只是提醒王夫人“没事常思有事”,“君子防不然”等等。她放了心,又来个大撒手,把宝玉交给了袭人——怪道新红中的袭人就像宝玉乳母似的,想必就是从这里得到的灵感吧——要袭人“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看来袭人也未必“克尽职任”,时时留心,常常向她汇报。所以她那宝贝儿子都十几岁了,她还只当他尚小;一个情窦已开的少年公子,身边有晴雯这样妖精似的东西“五年八月有奇”(见“芙蓉女儿诔”),她也竟没看见。
    一味天真烂漫,显然不是个称职的母亲。
    但是王夫人一旦较起真来,认真履行做母亲的职责,那可非同小可。何况她就这么个儿子,自然将其声名体面看得要紧。抄检大观园后,宝玉大约天真地以为风浪已过,他和丫鬟们依旧可以偏安怡红院,谁知道王夫人雷嗔电怒地来了,在她的心目中,好看的女孩子就是祸水,就是魔鬼,必须通通赶无赦。所以非但晴雯死定了,还惩治了别的丫鬟:四儿命其家人领出去配人,芳官和其他唱戏的女孩子都令其各人干娘带出,自行聘嫁。
    宝玉因晴雯被逐而伤心痛哭,袭人说:“太太只嫌他生得太好了,未免轻狂些。太太是深知这样美人似的人,心里是不能安静的,所以恨嫌他。”宝玉说:“美人似的,心里就不安静么?......古来美人安静的多着呢。”这么看来,王夫人还真是天真烂漫,见识竟然还不如其儿子。但凡美人心里就不能安静?远的不说,在她眼皮底下的宝钗难道不是美人?难道心里也不安静?
    这中间,王夫人的几句话使人印象深刻:“打谅我隔得远,都不知道呢。可知道我身子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让你们勾引坏了不成?”这话应当有根据吧?因为她“所责之事皆系平日之语,一字不爽”,可见所谓“心耳神意”也是实实在在的,并非子虚乌有。
    如此说来, 宝玉的身边可能有王夫人的耳报神,所以她才了解宝玉的一举一动,以及怡红院里哪怕是细微的动静。
    似乎晴雯也不是随便好驱逐的。三十一回写端阳节宝玉心情不好,喝了闷酒后回来闷闷不乐,长吁短叹,偏生晴雯来给他换衣服,失手跌坏了扇子,宝玉说她“蠢才”,顾前不顾后,遭到晴雯顶撞。宝玉生气,赌气要回太太,打发晴雯出去。这好像有点奇怪,按说晴雯是从老太太那里来的,有什么事该回老太太才是,怎么要回太太?便是王夫人,也说:“既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七十八回讲王夫人 逐了晴雯后,到贾母处晨省,见贾母高兴,看好时机,趁便回了晴雯”淘气多病“、她“打发”晴雯以及发放唱戏的女孩子之事。贾母说唱戏的女孩子放出是正理,“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不是一般的好),怎么就这样起来(似不相信)。我的意思,这些丫头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好像没有别的人选)。谁知变了。”
    王夫人的回答耐人寻味,她说:“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是他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俗语又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老太太还有什么不曾经历过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这是指晴雯耶),我便留心。冷眼看去,他色色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若说沉重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等等。这个意思,王夫人是认识并了解晴雯的,而且三年前就留心,先只取中了她......
    一会儿说常见的只有袭人麝月,没看见过晴雯这样妖精似的东西;一会儿又说三年前就留心,先只取中了晴雯。说是明儿回过老太太再撵晴雯,后来却来个先斩后奏。明明是人家生得好像黛玉像西施,她不喜欢甚至恨嫌,却硬要说别人淘气又得了什么“女儿痨”......
    所谓“天真烂漫”,原是形容孩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看到这些,你还认为年届半百的王夫人“天真烂漫”吗?她真的“喜怒出于心臆”,不会饰词掩意?她说的哪些话是真的?哪些话是假的?又该相信她的哪些话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