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索隐派角度诠释李纨判词梦曲

(2015-12-19 22:40:13)
分类: 红楼文化

     李纨之判词梦曲是公认最难解释的红楼判词之一!在明显荒谬的胡适学说与曹寅体系中,【李纨之判词梦曲】肯定无解!唯有将【石头记】原创时代背景置身于明亡清兴的战乱之际,还原【石头记】作者本来面目(民族主义者、抗清志士方以智),李纨之判词梦曲方可得到合理诠释。

     李宫裁的册页【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

         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

         枉与他人作笑谈。】

     首句嵌入了李纨之名(谐音),平铺直叙了李纨青春丧偶、孤儿寡母之悲惨境况。

     第二句嵌入了李纨之子贾兰(兰)之名。孔子《孔子家语·在厄》【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蕙兰自古以来就是仁义与民政的传统美德精华所在。蕙兰根系百姓,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不过,【石头记】中的李纨之子虽名【兰】,但姓【贾】(谐音:假),故诗曰:"到头谁似一盆兰?"

     第三句为红楼判词最难解之句。根据诗句的前后结构,该句应读成:如冰--水好--空相妒,【水好】与【他人】相对应,【好】字应读去声,为【习好】之意。水的习好就是冷一点结成冰,热一点化为水,变成汽。荀子《劝学》留有名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如冰】赞美李纨【冰清玉洁】之守节品格。【水好】则借用荀子《劝学》之典说李纨之子贾兰。一方面赞誉贾兰之才能才干胜过其父辈;另一方面,【兰】谐音【蓝】,从中华文化精神品格上讲,【兰】变成【青】就有品格变质的味道。回头看"到头谁似一盆兰?",含意不难品味!

     如冰--水好--空相妒:李纨之节操的确【冰清玉洁】,贾兰的才干确实算得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是客观事实,别人没啥可【妒忌】的。

     末句【枉与他人作笑谈】,字面所含之贬义不难理解,但为何变为【笑谈】,还得结合李纨之梦曲、【石头记】创作时代背景以及【真史隐,假语存】的创作风格方可诠释清楚。

   〔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上面李纨梦曲中,易解的不再赘述。【带珠冠,披凤袄】指李纨母以子贵,成为诰命夫人;但没积【阴骘】,以致儿子兰摧玉折,结合李纨的灯谜【观音未有世家传】,应该是断子绝孙之意,确实够【薄命】的!从【头戴簪缨】起,说的都是贾兰,虽十分显赫,却如【流莹】【彗星】一般昙花一现,名将之花凋谢于明末清初之战火硝烟之中。

     高鹗续书说,贾兰进考场中了举人,那是纯粹扯淡!文官升官慢,方以智那般的大才子,中了进士,熬到快40岁了,也就才混个芝麻大的朝廷官职,贾兰凭啥那么快让他妈妈【带珠冠,披凤袄】,凭啥【威赫赫爵禄高登】?

     但战争时期,武将是可以一夜成名的,古往今来不乏先例!

     将领为正义而战,为国家民族利益而牺牲,那就死的重于泰山,就会青史留名,永垂不朽!但梦曲中的【虚名儿】与判词中的【枉与他人作笑谈】表明,贾兰不属于这种情形!

     如果背叛民族,卖国投敌,在明末清初战乱之际,就会被南明视为汉奸败类,就会被清廷列为【贰臣】【奸臣】,就不会有后人【钦敬】,就不仅仅是【笑谈】耻笑的问题了!

     由此可见,贾兰之战死疆场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由于【蕙兰】是仁义与道德的象征,贾(假)兰可能在仁义与道德方面存在一些瑕疵,其祖上可能曾经干过缺德之事,没积【阴骘】。

     从【真史隐】角度看,贾兰可能隐射明末清初的抗清名将李来亨!李来亨是名将李过之义子,闯王李自成之侄孙,闯王九宫山死后,李来亨随父李过联明抗清,但因南明内部矛盾原因,不久即离开南明独立,闹独立的路上还曾与另一支抗清武装、兄弟部队李可望发生激烈战斗,最后壮烈牺牲于抗清战场上。李过、李自成是逼死崇祯皇帝、导致明朝末世迅速灭亡的罪恶祸首(【石头记】作者可能是这么看的);李自成的农民军进城后烧杀抢掠,民间口碑也不佳;故作者认为贾兰【隐射李来亨】之死是由于其祖上没积【阴骘】,本身也在【仁义道德】上存有缺陷所致!所以,李纨判词梦曲诗云:【枉与他人作笑谈】【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