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豪气的奸邪小人——贾雨村

(2015-09-12 10:21:00)
标签:

文化

贾雨村

曹雪芹

久困

甄士隐

分类: 红楼文化

曹雪芹不愧为是一个的伟大作家,他用生花妙笔刻画出一个又一个 “活生生的人”,贾雨村这个人物就是其中之一。曹雪芹描写贾雨村在不同环境中的所表现的人性的多重性、复杂性和矛盾性。

    贾雨村本生于“诗书仕宦之族”,祖上也曾显赫过,不过时运不济,到他这一代“父母祖宗根基已尽”,成了破落户。虽然眼下的日子艰难,但胸中那一点做人的志气,企图“再整基业”使家道中兴的雄心犹存,这就要求他必需刚毅隐忍,自强不息。他必须善于把握每一次机会,去实现自已的人生目标。他选择的改变命运的捷径便是科举致仕,为“进京求取功名”,他做过长期的刻苦的努力,因此,他对甄士隐说“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挂名”,对自已的学识能力充满了自信。因此,这时的贾雨村,是一个腑中有诗书、胸中有豪气、自视甚高、欲望强烈的人。作“久困之人”的贾雨村,一心要跳出困境。这一切便构成一个人特有的气质,自觉或不自觉间就会表现出来。对此,书中也有交待:

    他虽然羁旅无着,境况凄凉,但在甄家丫环眼中却是那样气宇轩昂,英气逼人,一眼之下就认定此人必非久困之人,“于是,不免又回头一两次”。贾雨村被甄家丫环看了几眼,就“狂喜不禁”,引为“红尘知己”;并念念不忘,“时刻放在心上”。于是在中秋之夜,便对月抒怀:“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他要借月光去传达自己的情意了。这里不可仅仅视作一般的男女之情,更重要的是落难小生相见恨晚的知遇之情!

    这时更容易引起羁旅之人的不平之气,他禁不住高声吟唱的联语:“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便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展的满腔郁闷。“求善价”,非一味追求高价,而是自己认为合适就成,一个“善”字暴露出在社会低层打拼的贾雨村自信又不自信的心态,暴露出他善于钻营的机会主义本质特点。至于“待时飞”,则是直抒胸怀,他告诉别人,飞是定局,我早晚是要腾达高飞的,只待时机罢了。难怪甄士隐说他,“抱负不凡”,“必非久困之人”!

    再看那首在酒酣兴浓,豪气勃发下的吟月绝句:

        时逢三五便团圆,滿把清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哪里象一个穷困寒酸、衣食无着之人的声口?若隔墙听声,准拟是一个春风得意、心随意滿、飞皇腾达之人!

    第一次为官的经历,曹雪芹又让读者看到贾雨村的另一面:

    贾雨村得到甄士隐的赞助,便连夜进京,不在乎什么黄道黑道的说法,一不要引荐,二不走门路,凭的就是自信,靠的就是本事。结果皇榜题名,中了进士,并被选入外班,做了县太爷。但是此人“虽才干优长,未免贪酷;且持才侮上,同寅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参了一本”,至使“龙颜大怒,即命革职”!

    这次混得不咋样,玩砸了,革职就革职呗。面对众同僚的得意嘴脸,“那雨村虽十分惭恨,面上却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喜笑自若”,侍交侍了公事,安顿好家属,自已却象没事人一样,“担风袖月”满天下旅游去了。从中可以看出,贾雨村第一次当官还嫩了点:他有学识,有能力,因此便持才傲物,看不起同事,不服气领导,而且谋私贪财,手段狠毒;被排挤在情理之中。栽了这么大跟头,在今天看就是开除公职砸了饭碗,怎么说也是非同小可的变故。但他却绝不怨天尤人,竟能从容应对,坦然处之,可见此人城府之深,胸怀之大,绝非常人可比。

    这次官场失意和天下壮游,对他未必不是好事,这样的经历,更加拓展了他的眼界,深化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这时的他,心中有愤懑,有不滿,但也有反思,有“升华”。他并没有死心,东山再起的欲望特别强烈。他这时的思想境界正好处在非官非民、希望与失望共存的状态,最容易触发心灵深处的自由意识和非正统观念。曹雪芹让翻过跟头、阅历丰富、有担当、有见识的贾雨村在人生失意时遇见故交冷子兴并说出“正邪两赋”的高论,正其时也,正其人也!至于他二次复官后逐渐变成一个见风使舵、八面玲珑、自私狠毒、唯利是图、趋炎附势、枉法媚上的官场中奸邪小人,那是后话,是腐朽社会黑暗官场教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证明曹雪芹正是伟大的文学大师,因为他以更加精练的文字塑造出了那一时代更加深刻更加复杂的活生生的灵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