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观园内的四大美女

(2015-06-28 21:50:02)
标签:

文化

袭人

宝玉

贾宝玉

大观园

分类: 红楼文化

大观园内有四大美女。只是哪四位,以及如何排列名次,这是个问题。每个读者可能会提供不同的答案。若按与男主人公贾宝玉的亲密程度,乃至在全书中的出场率与重要性,前三名似乎约定俗成地应是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她们是贾宝玉心目中的女一号,女二号,女三号,也是比较吻合他择偶条件的,既门当户对又不乏好感的。贾宝玉对林黛玉有激情,对薛宝钗有亲情,对史湘云有温情。

第四大美女最不好选。我本想选妙玉,又觉得妙玉太冷。黛玉虽冷,却外冷内热。妙玉冷到骨子里了,彻底是一位冷美人,眼神冷,表情冷,言语冷,更重要的是心态冷。贾宝玉那样阳光型男孩也难走进她心底。

挑来捡去,我最后选了晴雯。她跟贾宝玉性格可能更相投,都属于热情似火的。晴雯算得上大观园里最有个性,最有棱角的美女,爱憎分明,心口如一,不藏着不掖着,活得无比透明。《撕扇子作千金一笑》那一回,是晴雯最出彩的戏。看来大观园里早就有“野蛮女友”了。

拿我选的这《红楼》四大美女,跟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还可以比照着来评说。林黛玉体弱多病,神似于病美人西施。西施捧心是因为有先天性心脏病,黛玉心口疼是因为多愁善感,一种形而上的痛苦。可不是在东施效颦。西施与黛玉因为心病而浮现的满面愁容,反而为自己增添了几分悲凄之美、忧伤之美。跟冷艳的西施相比,黛玉更是个悲观主义者,还想到了在葬花的过程中掬一捧同情泪。

西施与黛玉像姐妹,薛宝钗的雍容华贵、丰满大方,则有杨贵妃的劲儿。为人处事也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她应该算大观园最全面发展的标准化美女,既有墨水,又有口才,既知书识礼,又通情达理。如果大观园里实行应试教育,她一定能考上博士,属于高智商、高学历、高水平的知识女性。这样的综合素质若用来治国,当个女部长也没问题。能在大观园里春风得意的女性,原本就没几个,放在社会上也一定能混得好。不信就试试?

史湘云的气质,有点像生于楚地的王昭君。属于比较听话的美女。这类美女在现代尤其普遍:从小听父母的话,上学后听老师的话,在单位里听领导的话,结婚后听老公的话。小鸟依人的美女,其实是最流行也最好相处的。她不像黛玉那么敏感多刺,又没宝钗那么多心机,你既不用操心,又不用设防。

四大美女中还剩下一个貂蝉,就拿晴雯来打比方吧。属于爱折腾的美女,要么折腾别人,要么折腾自己,在折腾中也同时折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有一股狐媚,有一种妖娆,还不乏倔强与狠劲儿。无论貂蝉还是晴雯,在美女中都算比较另类的。她们偏中性一点,不是骨感美女,而是“骨气”美女,敢想敢为,敢作敢当。其实,《红楼》里的尤三姐,也算这一路的。

晴雯终究只算“野蛮女友”,直来直去,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比较而言,跟林黛玉读恋爱,才是最累的。晴雯的爱折腾,只在表面。林黛玉的爱折腾,藏在心里。你若爱她,情绪必将随着她的多愁善感乃至记仇易怒而大起大落,忽而云里雾里,忽而冰天雪地。不过,注定会有喜欢“被折腾“的男人,像贾宝玉那样,被林妹妹的小心眼、小脾气,小个性折磨得哭笑不得,却又带有“轻微受虐倾向”,对这类怪味美女上了瘾,疼就是爱,爱就是疼。

受了林妹妹的罪,吃了晴雯的苦,再来看薛宝钗,她变得更可爱一些了。原先觉得她有点虚伪,后来弄明白了:适度的虚伪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她不仅从里到外不爱折腾别人,还总能巧妙地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折腾。真是高啊。她的春风满面,不只保证自己在任何复杂环境里都能春风得意,还能使每位跟她相处的人都如沐春风,心里暖洋洋的。

宝钗的宽广胸怀,心明眼亮和镇定自若使大观园里的勾心斗角、暗流旋涡,都对她不起作用。她视而不见、如履平地,不动声色赢得自己需要的好运气,好机会,却又让别人觉得这原本就该属于她的。她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总能要到自己想要的。

无论就人际关系还是口碑而言,薛宝钗都属于大观园里的“和谐号”美女,在《红楼》四大美女中尤其技高一筹。薛宝钗与林黛玉,恰如环肥燕瘦,各有韵味,薛宝钗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出自名门旺族,却不把骄傲写在脸上,而是写在骨子里,充满亲和力,又让你无法忽略她那隐隐约约的尊贵与大气。林黛玉呢,则把江南的小家碧玉之美发挥到了极致,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笼罩着六朝烟水气。

如果你是贾宝玉,是否会把《经楼梦》的故事改写了?给大观园里的美女们重新洗牌,就能罗列出全新的排行榜,就能一遍又一遍地编织出新版《红楼梦》。红楼会拆迁,现实会变旧,而梦永远是新的。

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靠袭人精心看护的,每天临睡前替他摘下,包好,塞在褥子或枕头下,每天早晨又取出,替他挂在脖子上。那块通灵宝玉与贾宝玉形影不离,袭人既要照顾贾宝玉,又要看护那块宝玉,这种非别人所能代替的责任,让袭人心里很美。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思绵绵静日玉生香》,宝玉私访在家休年假的袭人,袭人一边和宝玉说悄悄话,一边又伸手将通灵宝玉摘下来,给姨表姊妹们展览:“你们见识见识。时常说起来都当希罕,恨不能一见,今儿可尽力瞧了。再瞧什么希罕物儿,也不过是这么个东西。”说毕,递给她们传看了一遍,仍给宝玉挂好。

脂砚斋评点:“按此言固是袭人得意之话,盖言你等所希罕不得一见之宝,我却常守常见,视为平物。”

这是对待通灵宝玉。在母兄姊妹面前,袭人同样在展览贾宝玉,展览自己与贾宝玉亲密无间的关系。当母兄忙着沏菜、摆果桌,袭人笑道:“你们不用忙,我自然知道:果子也不用摆,也不敢乱给东西吃。”一面说,一面“将自己的坐褥拿了,铺在一个炕上,宝玉坐了。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放与宝玉怀内;然后将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与宝玉。”

脂砚斋评点:“叠用四‘自己’字,写得宝、袭二人素日如何亲洽,如何尊荣,此时一盘托出,盖素日身居侯府绮罗锦绣之中,其安富尊荣之宝玉,亲密浃洽勤慎委婉之袭人,是所应当,不必写者也。今于此一补,更见其二人平素之情义……”

当家人齐齐整整摆上一桌子果品,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笑道:“既来了,没有空去之理,好歹尝一点儿,也是来我家一趟。”说着,便拈了几个松子穰,吹去细皮,用手帕托着送与宝玉。

脂砚斋从这个细节里看出了袭人的“得意之态”。

袭人的得意,来自于小小的虚荣心,也是挺可爱的。袭人向亲友们展示,贾宝玉那块玉,乃至贾宝玉这个人,都由她照看着的,都与她靠得很近,几乎相当于零距离。她是和贾宝玉零距离的一个女人。这与其说是得意,莫如说是一种值得小小炫耀的幸福感。袭人是宝玉身边幸福指数最高的一个女人。因为她容易满足,懂得满足。懂得了满足就是幸福。她的小小愿望都实现了。她也不想有更大的愿望了。

在袭人的培养下,小丫环麝月也越来越像袭人了。在宝玉眼中,“公然又是一个袭人”。

脂砚斋看出了袭人的远见:“在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敝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出嫁,虽去实未去也。”

袭人所想的一切,都做的一切,所预备的一切,都是为了宝玉好。即使她远嫁了,她的爱仍然陪伴着宝玉。不这样,她也不可能放心地离开。袭人走了,宝玉仍然能感受到那份爱像保护伞一样笼罩。这一切,都来自于眼光看得长远的袭人提前做好的安排。客观地说,大观园里,只有袭人一个人对宝玉付出的是无条件的爱、不后悔的爱。宝钗的爱,不如袭人无私。黛玉的爱,不如袭人无怨。(洪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