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三个串场人物

(2015-06-06 22:16:47)
标签:

文化

贾雨村

冷子兴

甄士隐

《红楼梦》

分类: 红楼文化

《红楼梦》书中出场最早的两个人物是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及其附着在他们身上的故事,都不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和事迹,但全书主要人物和故事,却都是通过这两个人物串联起来的。因此,作为主要的串场人物,对甄士隐和贾雨村进行研究,应当是红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甄士隐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仅在全书第一回中出现一次(后四十回甄士隐再次出现,但并非原作者手笔)便隐藏了起来。在家破人亡、走投无路之际注解了《好了歌》,然后就跟那跛脚道士走了,不知去向。《好了歌》及其《好了歌解》是《红楼梦》的主题曲,《红楼梦》的全部故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代表甄士隐继续起串场作用的,是他那个自小丢失的女儿英莲,也就是改名香菱的那个可怜的女孩子。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香菱在书中的作用就是应该由隐去的甄士隐承担的作用。

与甄士隐相对应的那个最重要的串场人物就是贾雨村。甄士隐和贾雨村按谐音有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故事的意思,但甄士隐和贾雨村又都是书中活生生的人物。贾雨村自第一回在葫芦庙粉墨登场后,时隐时现,贯穿全书。书中主要人物的初次出场几乎都与他密切相关:林黛玉作为他的学生由他带领出场,并且由他护送进入荣国府;薛宝钗作为葫芦案的当事人薛蟠之妹,也是由他“滥判葫芦案”后才出场,并且由他一手安排了香菱在薛家的命运。第一男主人公贾宝玉给读者打下的第一个烙印,还是通过贾雨村与冷子兴一番闲谈中留下的;贾雨村的仕途前程也是贾府写信拜托王子腾安排的,平素贾政也经常要求宝玉同贾雨村一起交谈历练,引得贾宝玉十分反感;贾琏因为石呆子的二十把古扇挨打,直接原因也是反对贾雨村为此搞得石呆子家破人亡。

从《红楼梦》作者对贾雨村其人其事的描写看,这个人虽然相貌魁伟,气度不凡,也曾同甄家丫头娇杏闹过才子佳人一见钟情式的缠绵故事,但为人豺狼成性,忘恩负义,阴险毒辣,贪婪狡诈,是个典型的冷酷封建官僚形象,在书中实在谈不上是什么正面人物。令人十分狐疑的是,《红楼梦》作者不仅将书中三个钟爱的主人公宝玉、黛玉、宝钗的出场权都交给了贾雨村,而且在全书开篇,又偏偏让这个贾雨村来对第一主人公贾宝玉做出结论性的评价,并且是长篇大论的正面评价!其中隐情,不能不令人深思。

在《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当冷子兴讲到:宝玉“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色晶莹的玉来,”雨村便笑道:“果然奇异,只怕这人来历不小,”首先便由他给读者形成一个宝玉 “来历不小”的初始印象。但冷子兴听了这话后冷笑着又道:宝玉“抓周”时,“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父亲贾政大怒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并说宝玉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因此“将来色鬼无疑了!”从而用事实否定了贾雨村“来历不小”的判断。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反面人物贾雨村,却罕然厉色忙制止冷子兴道:“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评价一个只是孩子的贾宝玉,却需要“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实在有高射炮打蚊子、杀鸡用牛刀之嫌;但贾雨村这里对贾宝玉之评价是“罕然厉色”极为郑重的,并且长篇大套将古比今,透过现象看本质,说出宝玉“来历”的真谛。

冷子兴见他说得这样重大,忙请教其端。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云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

贾雨村对宝玉的评价,虽然“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但“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必为奇优名倡。”并且拿古代的许由、陶潜、竹林七贤......卓文君、崔莺等名士高人同贾宝玉类比,评价之高足以令人有瞠目结舌之感。

由以上分析可见,《红楼梦》一书不仅在文字上是用“假语村言”所撰,而且在内容和主旨上也是由贾雨村这个人物口中所出,贾雨村在该书创作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自不待言。《红楼梦》作者对书中宝玉与女儿之敬爱怜惜之情,就如同“阿弥陀佛”、“元始天尊”一般尊贵,通过宝玉之口说出“女儿”二字都要事先刷牙漱口,唯恐亵渎了清净的女儿,但何以必须用贾雨村这个龌龊官僚之口来唐突这些女儿呢?如果说作者撰此书的目的是为了“闺阁昭传”,何以又必须通过贾雨村之口来完成这个宗旨呢?其中隐情不能不令人产生追索奥妙的强烈愿望。

研究《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就必须同时研究另一个重要的串场人物冷子兴,因为《红楼梦》全书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故事缘起,都是冷子兴与贾雨村的一番对话,由冷子兴这个人物来执行“演说荣国府”重要任务的。冷子兴何许人也?书中交待:贾雨村在扬州两淮盐政林如海家就馆,教其女林黛玉读书,闲暇之际,来野外游兴,偶然遇到了一个在京师相识的老朋友。

书中第二回交待:贾雨村对荒郊野寺不耐烦,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于是款步行来,将入肆门,只见座上吃酒之客有一人起身大笑,接了出来,口内说:“奇遇,奇遇!”雨村忙看时,此人是都中在古董行中贸易的号冷子兴者,旧日在都相识。雨村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说话投机,最相契合。

书中这段关于冷子兴的交待也是极为奇怪的。冷子兴不过是一个“在都中古董行中贸易”的文物贩子而已,贾雨村却最赞他“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在封建社会,士农工商,等级森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作为大本领,都不是不入流的商人义务;一个古董商贩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有作为大本领”。并且这个“有作为大本领”的评价又是贾雨村作的,前文刚刚交待贾雨村关于“天地生人”有“大仁大恶”两种的分析。所谓“有作为大本领”者,应是“应运而生”的“大仁”者,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等帝王圣人,冷子兴作为一个古董商人,怎么能当得起这个评价呢?

更为奇怪的是,冷子兴不仅“有作为大本领”,并且对宁荣二府的“末世”情况了如指掌,向贾雨村进行了全面“演说”:贾雨村说到自己游览六朝遗迹,从宁荣二府老宅门前经过,看到里面厅殿楼阁,峥嵘轩峻,树木山石,蓊蔚洇润,不象个衰败之家。冷子兴笑道:“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冷子兴交待了宁荣二府处于末世境地之后,又详细阐述了“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的情况。冷子兴对贾府的事了如指掌,从宁荣二公“水字辈”第一代到“代”字辈的第二代,再到“文”字辈的第三代,“玉”字辈的第四代,“草”字辈的第五代,历数得昭穆得宜,清清楚楚。不仅如此,还对贾府闺阁女子的模样性格都作了相当形象生动的交待:比如元春生在大年初一,迎春、探春皆是庶出,更令人称奇的是对王熙凤性格为人的表述,惟妙惟肖,令人如见如闻:“谁知自娶了他(贾琏)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在封建社会的世家大族中,历来闺阁防范极严,女儿的情况是很难为外人知道的。冷子兴虽然是贾府奴才周瑞家的女婿,为了一桩古董生意官司也曾辗转托人求王熙凤帮忙,但与贾府根本谈不上走动密切,也无从进入内府,对贾府内情特别是儿女的情况,似乎很难说了如指掌。由他来“演说”宁荣二府五辈子事无巨细的情况,并详细描述家中女儿的音容笑貌,作者安排他来“演说荣国府”,想必有他安排的理由。

《红楼梦》书中第一个出场人物甄士隐实乃作者自况,表面上看这个人物与书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并没有密切关系,显得很游离,其实作者创作甄士隐这个人物,浓缩着自己的全部人生。甄士隐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一部浓缩的小红楼梦,作者描写这个人物及其悲剧人生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他的身上,显示出自己有意隐去的真人真事。

甄仕隐的故事,乃是作者创作《红楼梦》时隐去的自己悲剧人生“真事”概括,作者的人生经历,同《红楼梦》中甄仕隐故事是吻合。曹雪芹家族的确是一个历史悠久、“诗礼簪缨”的“望族”,而甄士隐“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过的确实是那种“观花修竹、酌酒吟诗”神仙般的生活。

上所述,《红楼梦》中开头便写甄士隐一段小荣枯,正是作者概要交待全书内容的需要,也是交待书中所隐去自己真事的需要。书中“石头历劫”的故事出自甄士隐之梦,乃是用梦境表达的幻象,即所谓“用梦用幻”手法,并非说书中所写为假事。《红楼梦》主要故事均以“贾”(假)像描写,但书中还念念不忘交待确实有个“江南甄(真)家”,念念不忘“贾”(假)宝玉之外还有一个江南的“甄”(真)宝玉。究其实亦幻亦真的“江南甄家”其实就是甄士隐家,幻境中的“甄宝玉”就是青少年时期真实的甄士隐,也就是贾宝玉的生活原型。《红楼梦》这种亦梦亦幻手法的使用,其用意盖在于此。所以《红楼梦》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红楼梦》作者“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自己“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为“闺阁昭传”, “故曰贾雨村云云”。作者可不是让书中这个贾雨村仅仅承担着“假语村言”象征的任务,《红楼梦》书中,一出场便口吟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是这个贾雨村,断送英莲一生幸福的是这个贾雨村,送林黛玉进府的也是这个贾雨村,引薛宝钗进府的还是这个贾雨村。贾雨村与贾府的有渊源关系。

《红楼梦》作者塑造的冷子兴这个形象也是奇怪的,他的身份有诸多疑点:其一,作为一个古董商人,贾雨村为什么称赞他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其二,他为什么要借重贾雨村“斯文”之名,两人间最相契合?其三,作为贾府奴才周瑞的女婿,他为什么对贾家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然而,《红楼梦》中这个“演说荣国府”冷子兴,并非什么真实人物,想必是当朝天子康熙皇帝的一个幻化符号。作者为什么要叫他“冷子兴”呢?其中大有深意存焉。“冷子”者,来自寒冷之地的人物也;“冷子兴”者,塞外苦寒之地的人兴起之意思也。满清统治者来自以冷著称的东北,入主中原建立新王朝当然是“冷子兴”了。

其实,问题远不是这么简单,《红楼梦》作者为其取名“冷子兴”,除了文字意义上的关联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更深刻的用心,这就是曹氏家族与满清统治者的世代情仇。在中国历史上,大概没有第二个家族与满清统治者的恩怨纠葛比曹氏家族更悠久、更复杂、更深刻了。在书中把“冷子兴”说成古董商人,不过是对这个来自蛮荒寒冷之地附庸风雅者的辛辣讽刺而已。至于把“冷子兴”写成周瑞家的女婿,周瑞夫妻都是贾府的家生奴才,家生奴才的子女仍然是奴才,这简直就是变着法子骂“冷子兴”是“奴才”出身,以抒发胸中的郁闷不平之恶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