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黛的爱情----散文诗

(2014-11-16 22:11:33)
标签:

情感

宝钗

他们

宝黛

贾母

分类: 红楼文化

       宝黛的爱情

       一、初见

  他们初见那时,她六岁,他七岁。

  她经历家庭巨变,千里飘萍来到贾府。(脂本第三回曰“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年幼的她纵然还不可能尽知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可是她却知道,她回不去了。回家是个永远的梦。

  她见到了他,那个耳中听得厌恶的他,恶俗顽劣,惫懒蠢物,眼前却是一亮,原来竟全不是。就像是前生有约,他是如此面善,那容颜那灵性,是她心中早有的图画,是她脑海旧镌的印痕,是她一生一世抹不去的两位一体的深沉爱恋。

  他则乍见天人,痴心傻意。细细打量,略略攀谈。然后突兀一句:“可也有玉不曾?”

  小孩子家痴话,自己因玉而异样,却不曾问别人,只问这眼前之人,以为她应该和我一样。是的,唯有她应该与我一样。仿佛我们本是一个人,我就是她,她就是我。

  也只有她,当得起他这一问。

  他痴傻,她却也心灵相通。“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她天生知他,懂他,不视他为另类,为异样。因为她也是如此。

  她说,“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他是她心中不一样的人,是她永世追崇恋慕,为之欢喜为之哭泣的人。

  他却只要她受他膜拜。她是他心目中的仙子,她才该拥有这世上至珍至贵的宝。如果她不能拥有,那么这世上一切,又有何意义。

  他“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小孩子之痴,原是如此憨呆任性。

  那是他的“性命”所在,是众人眼中他的“命根子”。他自己不以为意。她却在回房后背人一哭,如果那玉摔坏,会是她一辈子不能原谅的过失,与一生一世的痛彻心扉。他怎么可以因我而有任何伤害?

  她制止袭人去拿已睡下的他的玉来看,不愿再惊动他,再惊扰他的一切。

  她是如此细心体贴。

  可是她怎知道,他们已命定相扰一生。

   二、成长

  陌生贾府,有贾母的疼爱,有他的呵护,她方能安定住下。遥远的孤寂,因了他的同心同德,方能让她于家世巨变和生疏客居中安然走过来。

  身份地位的尴尬,年幼远离亲人,令“心较比干多三分”的她变得多疑敏感。她立定主意“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但她天生灵敏,看得太清,却又天性率真,不可抹杀,一言一行都带出了她的真性情。

  好在,有他。

  当她敏感于周瑞家的送花的“势利眼”,他轻轻转过话题,问起宝姐姐的病,然后“说我和林姑娘打发来问姨娘”,替她挽转回局面。

  当她憋气于贾母替宝钗操办生日,他笑着去哄转她,用亲密的话与承诺消去她的嫉妒,然后拉她同去看戏,让她在人前显不出一丝异样。

  他们共随贾母起居,“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情浓意浓,这却还谈不上爱情,只是两个性情一样的孩子,自然自在地亲密。然而她天性是敏感“小性”的,对爱人细心体贴却也受不了来自爱人的丝毫伤害。她的一颗心已纠结在他身上。他惯于莽撞,她惯于生气,他又后悔惹她伤心,然后再去哄转她来。虽是孩子气,却像极了小情人。

  他们的亲密相处中,本有此瑕疵,不过倒也可视作情人间的小调剂;可是到来了宝钗,这矛盾愈发扩大起来,且掺了异味。

  他是崇尚一切美好的女性的,何况男性自恋,愿天下美女为我一人所有。虽然,他不是为性,只是为情,为她们的眼泪。宝钗是可与黛玉并肩的优秀女子,且世俗眼中甚至谓黛玉所多不及。他是孩童懵懂,与宝钗又是姨表姊弟,美与亲戚之情,令他留连不舍。

  她是孩子气的占有与不肯分享。她生气,“我为的是我的心”。她的心里全然只有他,她不能接受他却不是这样。她是与他最亲密,她不能接受他还可以与其他人一样亲密。他懂她,他说他的心与她一样,“我也为的是我的心”;再说他们是姑表亲,从亲戚情分上也要胜过姨表亲。

  话虽是如此,她却始终意难平,因为他天性多情,行动上却是“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

  他们在这纠葛里,也始终没略有放过互相关心。

  当她饭后贪困,他一心要引逗她不得入睡,以免饮食存在心里,她娇弱的身体无法承受。

  她不管为何生气,他总要陪尽笑脸小心,只为要她开心宽心。

  她则替他抹去淘澄胭脂时留在脸上的痕迹,怕他受老爷责怪或小人闲话;在薛姨妈家当李嬷嬷令他败了兴时,她怂恿他赌气吃酒,替他“排遣”李嬷嬷,只为要他轻松高兴。

  我对你的关怀,是最本真的情。我只要你吃好穿好玩得开心。就像是天下父母对孩子最真的希望,唯愿你健康快乐,无烦无忧。

  三、交心

  他们在纠缠不清中搬进了大观园,三角纠葛却正开始。

  那时他仍是懵懂,以为可以得天下人的眼泪,“愿你们的眼泪全葬我”。是龄官对贾蔷的痴,还有贾蔷一心在龄官身上,让他明白,所有人各只能拥有自己独得的那一份情,那一颗心。

  懵懂少年开始了忧思:谁的眼泪会单葬我?

  而她却了悟于“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园”,青春易逝,韶华易老,而她,却何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她葬花,被人笑“痴丫头”却不曾放手;他陪她葬花,心痛神痴于她的绝世盗姿容也会像这桃花一样无处可寻。

  他们痴心于让干净事物不染尘埃,他们痛心于美好事物的易于幻灭。

  他们共读西厢,情趣交融;情意萌动,玩笑之中却泪水与爱意撕扯不清。

  宝钗隐秘地拉近着与他的距离,他却越来越意识到与黛玉的灵魂相通。

  他们本来是一样的人啊。

  他们保持着天性,不肯臣服于世俗;他们看清着世事,却始终不肯改变自我。他厌恶交结官场人士,因为深明他们不是为他,只是为贾家财势;她明知宝钗凤姐等人如何讨好老太太,却自是不肯稍假做作,去求得什么好处。

  他终于在人前公开宣称“林姑娘从来不说那些混帐话”,并且因此不怕得罪湘云也同宝钗“生分”了。她那时还不放心于他的爱情,却暗地里听到了他如此的心声。

  他们终于确认了彼此是对方的唯一。

  从最初的一见即知是同类,到多年的纠葛牵缠印证,他们摩擦,疏远,赌气,他们曾因种种而忽略掉他们生命里的一致与灵魂里的相通,但矛盾碰撞中他们终于彻悟了自己的真心,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灵魂知己。

  他送去两条定情的旧手帕,从此两心确认,再无疑猜。

  那以后的风风雨雨,又怎能影响到他们的爱情丝毫?

  不管是贾母做势要给宝琴说亲,还是宝钗的金锁一直都在,都再无法动摇他们的爱情。他们彼此交了心,他们相信对方就如相信自己。

  而,不管是否确认对方的心,他们其实始终深爱着对方而不自知。

  她葬花时听到哭声,以为是和自己一样的痴丫头,发现是他,岂不知那一大段葬花词便是因为他伤心而起。她不由得低叹“这狠心短命的”,话未完却自掩了口离去。那话她不肯说出,不肯说完,只因为至爱至珍,不肯加一丝不祥的咒语给他。

  他因张道士说亲不肯再去庙里看戏,她却希望他放下这情结,只管去看戏放松,因为她知道他喜欢看戏,“你只管你好,你好我自好”。

  他挨打,她痛哭:“你从此可都改了吧。”这是她至痛的宣言,为了爱人的生命,她宁可他放弃他们共同的信仰,甚至她视为生命的爱情,只要他好好活着。

  雨夜里点给他琉璃灯,物不可惜却是惜人。

  而他,什么东西都会先想着她,什么时候都是怕她生气,想她高兴。

  心中有她,他不能接受任何其他的亲事,甚至提亲之事。张道士提亲令他生气,金玉良缘令他痛恨。

  当她说“你从此可都改了吧”,他叹息:“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她宁可他放弃信仰与爱情而活,他却宁可死,也不肯放弃。

  他们的爱,便是如此。不图你荣华富贵,不图你功名利禄。只要你好好活着,只要你平安快乐。只为你的心,你的灵魂。只为你活得遂心如意我愿舍弃我的一切。

  我把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送给你,因为你便是我的一切。

  这是生命中最本质的爱啊。

    四、永恒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实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曹雪芹的表弟富察明义《题红楼梦》)。

  从此,再也没有什么能把他们的心分开。

  虽然病弱的她等不及他,终于先他而去,但是,他们的心,他们的爱,永远在一起。

  那最朴挚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挚爱,是宝黛爱情给天下有情人的不朽典范。愿天下有情人拥有自己真正的爱情,好好珍惜,终成眷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