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红楼情

(2014-11-16 21:09:38)
标签:

文化

《红楼梦》

红学

刘心武

蔡元培

分类: 红楼文化

  当今《红楼梦》论坛,许多观点很新,许多人学识很厚,我是自愧弗如的,唯有谈谈自己的零碎的所思所想,不求什么名次和荣誉,只是说出来希望多结识一些朋友。

  我对《红楼梦》的兴趣是因为刘心武。那时他重登百家讲坛,讲八十回后真故事,这个题目是很吸引人的。我读过刘心武的《班主任》,这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他的长篇小说《钟鼓楼》乃至一系列的报告文学都是我十分欣赏的。基于对这个作家的欣赏和猎奇欲就看了他的讲解,很多地方确实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有些地方可以说是茅塞顿开。我知道在很多专家眼里,很多有自己思想的红学爱好者眼里,刘心武几乎是一个跳梁小丑的角色的,但是我是由衷地佩服刘心武先生的。有人说,做学术比不了写小说,不能靠想象力行事,可是一些事情非要有理有据又真的苛求了,有些地方做一些基于事实才推测有什么不好。任何一种观点,只要不能立马证明它的荒谬的,为什么就一定要慷慨激昂地要打压它,鄙视它呢。现在想想当年的索隐派,蔡元培的观点现在想想是多么的荒谬,但当初也是风行一时,胡适批评索隐派也从来没有对蔡元培有过不敬,做研究的确需要一颗平和心,可以激动,但不能太激动。是谬论,不管他目前的势有多大,但最终也是要被淘汰的,是真理,你怎么打压它也会顽强地存在下去的。我觉得刘心武先生有一个起码的贡献,那就是激起了很多人研究《红楼梦》的兴趣,其中也包括我,也使得更多的人更加地关注《红楼梦》,这是一件大事。

   看了不少《红楼梦》的专著,最重要的有两块,一是各种古本,二是周汝昌先生的书。这给我的启发是巨大的,使得我对于《红楼梦》的认识又提升了一部。对古本阅读的增加,使得我越加地对高鹗的本子深恶痛绝,我一个又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例子摆在面前又几乎使我拍案而起。我知道需要平和心,但是对于高鹗和伪续实在不能冷静。看到欧阳健《还原脂砚斋》,他说《红楼梦》版本程本在前,脂本在后,而且脂本全是伪造,脂砚斋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大骗子。我未及看完下面的内容,我也实在看不下去,我情不能堪,看到所谓的大家的一点都不谦虚的序言之后我几乎有一种崩溃的感觉,好像自己的理想一下子破灭了。后来好长时间,才回复先前的自己的观点

  周汝昌先生可以说是红学研究的集大成者,红学的各个领域他几乎是无不涉及,而且成绩卓著。我最欣赏他也是个性情中人,他有诗“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他本是西语系高材生,机缘巧合发现《懋斋诗钞》,结识胡适,感慨“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自号“解石道人”,将余生交给了《红楼梦》。周汝昌先生对《红楼梦》的价值和曹雪芹的才情的褒扬是不遗余力的,他认为《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曹雪芹是堪比莎士比亚的世界文学巨匠,我个人认为这褒扬并不为过。可悲地在于关于曹雪芹以及《红楼梦》的很多东西已经被蒙蔽,这样就需要解释,需要揭秘,因此才有了红学,我想这也是《红楼梦》残缺的完美吧。

  有时候想,研究《红楼梦》到底需要感性多一点还是理性多一点,我给自己的答案是随性吧。研究并不为求什么,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红楼梦》,每一个心中的红楼世界都是自己的伊甸园,就像蔡元培说的那样:何必苟同。但我始终认为像正统的那种研究方法去研究如何才会有突破性的成就,一帮脑子里还有些封建思想残余的老头去研究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如何会有成就。中国的人散着反而有建树,而一旦成了组织反而更乱了,所谓组织每天只做两件事,设拉帮结派和打压新人。正统红学界搞了这么多年,《红楼梦》一天一天地被束之高阁,传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小,对于推广这个中国文化精髓,正统是一点功绩都没有的,起码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请恕我对老前辈的不敬,我并没有一棍子打死的意思。

 在红学观点方面我觉得大家一起讨论总是好的,每一个保持自己的观点岂不是更好,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观点吧。要是红学的观点都统一了,那么研究的范围却是越来越小的。

  一句很俗很俗的话,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红楼梦也是如此,说到底,大家对于《红楼梦》的研究都是为了自己,而大多又是精神上的。目的达到了,我想连观点正确还是错误都不是那么重要了。学术上的观点不就本来就都大家自圆其说吗,只要言之有理,其他都不重要。董仲舒难道不知道“天人合一,君权神授”只是一句扯蛋的话吗,只是为了某种目的罢了。蔡元培先生难道就不觉得索隐派的观点很牵强,反清复明也只是无中生有,之因为他也是反清的,他的革命派罢了。

  每一天,我只要发现多一个关注红楼梦,都是开心的,由衷的,这在外人看来不免做作,但真是现时真实所想,并没有什么好掩饰的。

  三年前,我就开始混迹天涯了,那时的我像一个刺头,恨不得没事找事,更不会放过每一个对我的作品发表只言片语的人。当初闹出了不少事,现在想想是那么的可笑。我想现在的我变了,变了太多了,我知道这是人必然的成熟,而与《红楼梦》的结识更加快了我成熟的进程,对于每一个不同的观点我都可以认真去看,即使不能赞同我也接受,对于人,我没有了恶意和第一,我不再认为我是天下第一,我之于世界,总只是一类微尘罢了。要谈才情,跟曹雪芹的距离简直是可以用光年计的,要谈传奇经历,谁又可以比得上《红楼梦》这部书呢。

  我想我的生活从此是离不开《红楼梦》了,而未来会发生什么事,谁也无法预料的。在工作忙碌起来我会更加的空虚,但是我知道,哪怕这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只要有《红楼梦》我都不会孤单的!

  我对《红楼梦》这部小说研读是认真和谨慎的,恨不得弄清其中每一座房子的每一片瓦,弄清每一朵花的开花时间和情态、颜色,弄清每一个小动物,每一道菜,每一件衣服,弄清每一个人心里"真的是在想什么?",自己的生活成了虚幻的,红楼的生活反倒成了真实的了。这本身就是文学史、人文史上的一个奇迹。

     岁月如箭,我还没怎么留意,觉得老了。我要在《红楼梦》研究上有一点小成就,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