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柳湘莲“冷”中有侠

(2014-11-09 21:17:54)
标签:

柳湘莲

尤三姐

薛蟠

贾琏

《红楼梦》

分类: 红楼文化

在《红楼梦》人物中,真正有点武功,能够在关键时刻施展两下拳脚的人物,大概要属柳湘莲。在小说第四十七回他一出场的时候,作者就介绍他说:“那柳湘莲原是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父母早丧,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致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

从这个介绍来看,柳湘莲实在也不是什么“优秀青年”。从作者写他的重点事件和性格特征来说,的确也不是把他作为一个“完人”来塑造的,尽管他在遭受薛蟠的挑衅时,狠狠地教训了呆霸王一顿,但是由于他的冷面冷心辜负了尤三姐的一片痴情,使他背上了一条人命的罪孽。

事件的经过是:当贾珍和贾琏调戏尤三姐的时候,遭到了尤三姐的严厉斥责,事后尤二姐和贾琏想到应该尽早给她说一门亲事,以妥善安置终身。在尤二姐征求她自己的意见的时候,她说出了自己仰慕的白马王子即是柳湘莲。恰好贾琏要去平安州出差,半路上与薛蟠、柳湘莲巧遇,便在路上与柳定下了婚约,柳还把自己的鸳鸯剑作为定情之物,交给贾琏转交给了尤三姐。谁承想柳湘莲听说了贾家的男女关系十分混乱之后,又后悔了这门亲事,上门来讨还鸳鸯剑,尤三姐一时羞愤难奈,拔剑自刎。柳湘莲后悔莫及,又觉得愧对三姐,飘然入道。

这节文字是柳湘莲故事的重点与中心,也是作者对他“冷”的一面的铺陈与渲染,这自然是为了营造小说的悲剧色彩。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结局,尤三姐的形象才更深刻地留在了读者心中,令人为之唏嘘,为之扼腕。这可能会使读者有几分痛恨柳公子,但不如此不足以营造尤三姐之死的悲剧氛围,所以任是高明如曹雪芹,也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的。

 然而我们在读柳湘莲的故事时,在评论这个人物形象时,他侠义的一方面也是不应当忘记的。这就是小说第六十六回,贾琏与薛蟠、柳湘莲在路上相遇时,薛蟠讲述的遇盗一节故事:“天下竟有这样奇事。我同伙计贩了货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谁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方把贼人赶散,夺回货物,还救了我们的性命。”由于这段故事是虚写的,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如果没有这段故事,柳湘莲的性格则是不丰满的,与前面作者对他的介绍也失去照应。作者这里之所以不用实写的方法,是由于《红楼梦》本非武侠小说,如果是武侠小说则自然要利用这个机会,写一场精彩的打斗。然而《红楼梦》这里虽然没有打,柳湘莲的侠义精神还是完全表现出来了。

 据胡文彬先生《徘徊在红尘边缘的游侠——柳湘莲之“冷”》一文说:

本来按小说情节线的发展看,现如今看到的柳湘莲的故事当是已经有所改窜、有所删节,在后40回里他的故事正应该有很大篇幅来敷演其事,使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故事有个完整的结局,不给人以缺憾。我始终感觉曹雪芹原是想把柳湘莲写成一个典型的游侠,为冷二郎作一篇《游侠小传》,但现在我们只能从这两回书中的片断文字来想象后来可能发生的故事。

《红楼梦》作为一部世情小说,如果过多地描写武侠动作,不但会破坏柳湘莲“冷二郎”“冷”的形象,也会伤害到《红楼梦》的整体风格。作者将柳湘莲救薛蟠采取虚写的手法,原因也许正在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