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为什么是小性儿?

标签:
文化林黛玉小性儿贾府薛宝钗 |
分类: 红楼文化 |
大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特别爱哭,动不动就以泪洗面;而且她几乎成了“小性儿”的代名词,难于与人相处……
如果带着这样的成见去看待林黛玉,一定会减少读者对林黛玉这个人物的美学欣赏。每次读到林黛玉哭泣的场面,我就不由自主地想,难道这真是“绛珠仙子”在不住地还泪吗?如果这样,那《红楼梦》还能称得上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名著吗?如果林黛玉是小性儿,不能容人,那么,香菱为何绕开身边的薛宝钗,而在众多的诗人中,独独选中了林黛玉教她做诗呢?而林黛玉教得那么用心,如果她是个小性儿,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吗?还有,当薛宝琴来到贾府,包括贾母在内的众人都把其视作上宾,而林黛玉不仅不吃薛宝琴的醋,反而视她如同自己的亲妹妹一般,试想,如果林黛玉是小性儿,能有这样的胸襟吗?林黛玉为何爱哭?林黛玉为什么是小性儿?
原因大致有四:一是林黛玉六岁时母亲就病逝了,这对她的打击可想而知;而她的父亲,也在她到贾府不久病故了。也就是说,在林黛玉十岁左右的时候,便成了一个孤儿;而更让她伤心的是,没有一个至亲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因此,每次看到别人有兄弟姐妹,她都情不能己,热泪涟涟。
二是贾府的人个个都是势利眼,而林黛玉则寒碜得很:林黛玉初到贾府时,“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子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这与史湘云来贾府时“带领了众多的丫鬟媳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还给众人送精美的绛纹戒指。)在这种环境下,年幼自尊的林黛玉怎么能不自怨自艾呢?
三是林黛玉自度自己和贾宝玉是草木姻缘,难以比得上薛宝钗和贾宝玉的金玉良缘,在那种欲罢不能,欲进又无路的情感折磨下,难免伤心痛哭。
四是在前三种情况的合力下,林黛玉极易形成敏感自卑的性格,这也就是所谓的“小性儿”。实践证明,每一种性格都有其产生的外部环境,林黛玉当然不能例外。
但世间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也在发生着变化。你看,当薛宝钗细心关照林黛玉之后,林黛玉“便自在枕上感念宝钗”;而当“蘅芜君兰言解疑癖”之后,林黛玉一下子变得多阳光啊!她爱说爱笑,简直不像是林黛玉了,倒有些史湘云的影子;难怪连“宝玉看着只是暗暗纳罕”。由此可见,林黛玉貌似孤傲的外表之下,有着一颗多么需要别人温暖的心啊!一旦得到别人的关照,她便如沐春风,充满活力。遗憾的是,在黑暗冷酷腐朽的贾府,除了薛宝钗浅尝辄止的关心,除了贾宝玉难以把握的爱情,还有谁会去注意林黛玉的冷暖呢?因而林黛玉的命运注定以悲情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