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78回中颇有深意的对话折射出贾母与王夫人的矛盾

(2014-05-04 21:48:39)
标签:

不上

实际上

过多

边贾母

来处

文化

分类: 红楼文化

《红楼梦》第78回开头:

话说.... 王夫人便往贾母处来省晨,见贾母喜欢,便趁便回道:

“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 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

若养好了也不用叫他进来,就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 ”

贾母听了,点头道:“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

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怕他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俗语又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有本事的人, 未免就有些调歪......他色色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

若说沉重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况且行事大方,心地老实,这几年来,从未逢迎着宝玉淘气.凡宝玉十分胡闹的事,他只有死劝的........ ”

贾母听了,笑道:“原来这样,如此更好了.

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他是没嘴的葫芦.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

......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

别的淘气都是应该的,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 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 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 ”

王夫人雷嗔电叱地抄检大观园,驱逐晴雯、芳官、四儿等一干“狐狸精”,轰轰烈烈为宝玉“清君侧”,贾母是全然不知的。

别的倒还算了,只晴雯、袭人,原本是贾母身边的人,因为取中了袭人的“勤谨仔细,尽职尽责”,贾母把她调拨给了宝贝孙子宝玉。但要说欣赏喜欢,根本谈不上,“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他是没嘴的葫芦”。

倒是王夫人最讨厌的晴雯,贾母反而毫不掩饰地称赞: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

而且“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一个“将来”,指的可不是侍者丫鬟,而是宝二爷姨娘。一个“只”,足以证明袭人在偷试云雨时所谓“素知贾母将自己与了宝玉”云云,完全就是无中生有的借口,是掩耳盗铃的欺哄,是对“已行秽乱”的辩解,和“以后继续”的理论支撑。

王夫人却把贾母的意思倒了个个,且在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果断决绝地做出了决定,等尘埃落定,事实既成,封的封了、赶的赶了,才形式性的向贾母做了个汇报。

如果说“鸳鸯抗婚”那一回里,贾母还能够发个狠,夹枪带棒的警告一下那些“暗地里盘算”者:

.....气的浑身乱战,口内只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因见王夫人在旁,便向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 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 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王夫人忙站起来, 不敢还一言.薛姨妈见连王夫人怪上,反不好劝的了.

那么到了这时却已然式微,即便内心有再多的狐疑【(晴雯)谁知变了、怎么就这样起来 ;(袭人)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的】,即便还是坚信自己原来的审察判断,他也只有无奈的妥协,退一箭之遥,她已经再无力量去抗衡王夫人等等。在这一段贾母的话里,透着一股无奈和将信将疑,还有些许的悲凉。

而后边贾母的话,则更有意思:

“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 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 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

贾母这几句话,几乎就是在叫板、在提醒老王,在为那些“狐狸精”辩护、叫屈了,意思是:宝玉和丫头们,真的不是你胡猜乱拟的那样。

对于这个“百口嘲谤”的、奇怪的“混世魔王”贾宝玉,相较于贾政的鉴定“淫鬼色魔无疑”,王夫人日日悬心“好好一个爷们,白勾引坏了”,贾母那亦庄亦谑的考语,却是最接近本质的,在高高在上的众长辈里,只有她,给出了一个最真实的宝玉,几乎就是传达了作者的意思啊。

这几句轻描淡写的“笑说”,意义重大,史太君,就是《红楼梦》中的“太史公”啊!史太君言,就是《红楼》“太史公言”。也许,“史太君”这个称呼,亦非草草漫拟的,而是寓含了写书者的深心。

史太君那目光的穿透性,心灵的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思想和识悟上的精准透彻,简直活脱脱就像写书者安放在书中的“代言人”。

附说一点王夫人:驱逐晴雯,映射的是她内心里对黛玉的驱逐、排挤。

王夫人眼中的晴雯:眉眼有些像林妹妹的。 一年之间,病不离身。 又懒,又有女儿痨。 好一个病西施。

句句都戳向黛玉。这看似无意中的巧合,逗漏的,何尝不是一直以来王夫人内心对黛玉的排斥?

对这段话的剖析接近完美,有几个关键处可能尤其注意:

象“贾母听了,点头道:“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贾母反应是极快的,知道这件事已经无可挽回,不但点头,竟然还似乎有些“违心”地“我也正想着如此呢”,说明贾母是比较顾全贾府“大局”的,不会为晴雯而与王夫人发生冲突,

而之后的话要适当敲打一下王夫人,提醒她,让她内心知道,贾母看晴雯是不会看错的,“甚好”和“多不及他”,对晴雯的评价甚至已经相当之高,你们虽然将晴雯赶走了,但实际上你们是冤枉了晴雯,不但冤枉了晴雯,晴雯绝非狐狸精,也冤枉了宝玉,而对袭人是“没嘴的葫芦.既是你深知”,已经在暗示王夫人和袭人之间恐怕已经交流甚多,而晴雯被逐这件事显然与王夫人和袭人都有关,而此时相当多人都能看出这其中的猫腻和权利斗争,

不过贾母应该内心知道晴雯被逐,恐怕难以生存,却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哪怕是暗中的,最大的原因之一仍是怕和王夫人冲突外,贾母对奴仆的生命权确实是远不如象宝玉这样在意的,这也是贾母几十年受封建等级制度教育和渲染的结果,但能做到贾母这样知人任人还能暗中敲打王夫人为晴雯抱不平,已经极其难得,而且贾母如果暗中救助一个被逐的丫环,在当时恐怕也不为各种理念甚至制度所允许,因此晴雯之逝这事上不可过多苛责贾母,完全是王夫人袭人等之责或之罪,

而王夫人对晴雯的话中,如“眉眼有些像林妹妹的。 一年之间,病不离身。 又懒,又有女儿痨。好一个病西施”,无意中竟然透露了对黛玉的厌恶,而且恐怕是更加厌恶,因为黛玉是直接与自家宝钗的对宝玉的竞争者,这话王夫人可能无意中将自己内心深藏的心事说了出来,但贾母应该是能听出来的,因此,这里恐怕透露出一个极大的信息:即王夫人能瞒着贾母私自驱逐并间接甚至相当于直接害死晴雯(王夫人完全可以等晴雯病好了再驱逐),那王夫人对自己更厌恶而且对王家势力构成更大威胁的林黛玉,不但也会采取这个法子,而且可能会更狠,而贾母在这件事上虽然敲打了王夫人(因为她说的这些话也许只有王夫人能听出来),但贾母在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顾全贾家大局”的妥协,恐怕会给了王夫人更大的信心和胆子来处理林黛玉之事,即:贾母在之后得知自己的黛玉竟然也被先斩后奏后,贾母会怎样?贾母当然不会象这里对晴雯之事,听完后即立刻点头表示同意王夫人的处理,而肯定会愤怒到极致(鸳鸯的事贾母就相当生气),也许会愤怒好多天,甚至这股愤怒仍然会积压在心直至其逝,但愤怒好多天后呢?她一是不能拿当时势力更强大的王氏集团怎样,二是对黛玉的事也无可挽回,三是正如这里袭人,晴雯去了,宝玉好歹还有袭人,黛玉去了,宝玉好歹还有宝钗,如果自己和王氏家族闹翻,一则当时自己从权势财势还是身心疲惫年老上已经没有这个力量,二则如果此闹翻让宝玉当时知晓事情的内幕,宝玉几乎定会去寻死,贾府虽然很可能当时已经被抄,但贾政宝玉这个家还算完整,因此,贾母最后的决定恐怕还是不得不妥协,而且,后续严重的是,贾母这种妥协极可能埋下了继续的隐患,即也许从晴雯到黛玉,然后到鸳鸯,最后恐怕要轮到贾母自己头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