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第二)

(2014-04-01 22:18:26)
标签:

黄帝内经

景象

皮肤

肺脏

阴阳

文化

分类: 国学经典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第二)

四气调神大论(第二)

春季的正月、二月和三月,是推陈出新、万物复苏的时令。天地自然生机勃发而富有生气,草木生技长叶,万物欣欣向荣。为适应这一时令,应入夜即睡,清晨即起,披散头发,松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神志随着春阳升发而舒畅。处事待物应助其生发,切勿滥行杀戮,多施予而少处罚,这便适应了春季的时令,是调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若违背了春发阳升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供给夏季盛阳的春阳缺乏,到夏季便会发生阳气不足的虚寒病症。

夏季的四月、五月和六月,是天地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阴阳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正盛。为适应这一时令,应晚睡早起,不要厌恶长日,抱怨气候炎热,神志应怡悦舒畅,避免激动和恼怒,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体内阴气身外渲泄,保持体内的阳气通畅,精神饱满与外界相适应,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夏天阳气旺盛相应,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如若违背了夏阳旺盛,便会损伤心气,由于阳气未能充分发泄,到秋天则容易生疾病,供给秋天收敛能力减少,冬天来临时可能患重病。

秋季的七月、八月和九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时令,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气动急,地气清明。为适应这一时令,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为宜,以保持神志的安定宁静,缓和秋季萧杀之气对人体的伤害。收敛自已的心绪,控制自已的激情,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志外驰,以保持肺气的平和匀整,这便是适应秋季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若违逆了秋气收敛,便会伤及肺脏,到冬天使阳气当藏而不能藏,便会发生阳虚腹泻之症。

冬天的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是阳气潜伏,万物蜇藏的时令。当此时节,水寒成冰,大地龟裂,应早睡晚起,待天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象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象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气,趋就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以免阳气散失,这是与冬天阳气潜伏相应,培养藏气的方法。违反了冬季的闭藏之气,就会损伤肾脏,使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减少,春天便会发生疾病和厥症。

天气是清净光明的,蕴藏其德,运行不息,因为不暴露自已的光明德泽,所以万古长存而不衰。如若天气阴覆晦暗,便会日月昏冥,充满阴霍邪气,阳气闭塞而不通,大地朦胧浊阴,云雾迷蒙,日色无光。相应的雨露不能下降,地气不能上应,天气不得下降,万物的生命便不能够延续,巨大的树木也会死亡。恶劣的气候发作,风雨失调,雨露当降而不降,草木得不到滋润,生机郁塞,万物枯槁而不荣。贼风频频而至,暴雨不时而作,天地四时的变化失去了秩序,违背了正常的规律,致使万物的生命未及一半便夭折了。只有圣人能顺应这种自然变化,注重养生之道,所以不患病症,因不背离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而生机不会枯竭。

违遭了春天的生气,体内少阳之气就不生发,导致肝气内部而产生病变。违背了夏天的长气,体内太阳之气就不能旺盛,导致心气内虚和悸动。违背了秋天的收气,体内的太阴之气就不得收敛,导致肺热叶焦而胀满。违逆了冬天的藏气,体内少阴之气就不得潜藏导致肾气衰竭,出现注泄阴冷等症。

四时附阳之气的消长进退,是万物生长收藏之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调养生长之气,使肝心二脏功能旺盛;在秋冬季节调养收藏之气,使肺肾两脏精气充足。顺应了阴阳消长进退的规律,便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四时循环中得以维养。如若违背了这个养生的原则,便会降低生命力,败坏身体的真气。因此,阴阳四时是万物生长收藏终而复始之元,是盛衰存亡的根本。违背了它,便会产生灾害,顺从了它,就不会罹患疾病,这样便可谓懂得了养生之道。对于养生之道,圣明之人能够加以遵循,愚昧之人则背道行之。顺应阴阳消长的规律则生,违背了这个规律,便导致死亡。顺应了它便会太平,违背了它,便会产生混乱。如若与四时阴阳变化背道而施,便会使机体与自然相格拒。

所以圣人不等发病再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若疾病已发生然后才去治疗,国家动乱已经形成才去治理,就如同临渴而掘井,临阵方铸造兵器,岂不是太晚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