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极始知花更艳

标签:
逸梅轩主明星们只有大员人生境界文化 |
分类: 红楼文化 |
在《红楼梦》咏白海棠诗中,薛宝钗有一名句,“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看起来是咏白海棠,其实有其深刻含义,这也正是古典诗词含蓄、蕴藉、隽永之处。“淡极始知花更艳”是薛宝钗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薛之“淡”,一是生活简朴,不重打扮,因其已是天生丽质,再打扮就多余了。
二是不重名利,待人宽厚、谦恭,不在一时一事上与人争长短。既不像林黛玉那样伶牙俐齿争面子,也不像王熙凤那样以权谋私,极力敛财。
三是志存高远,处事稳重,不在小事上多作计较。入宫是薛家的意愿,又何尝不是薛宝钗自己的梦想?因此,嫁给贾宝玉当宝二奶奶只是她退而求其次。
四是矜持和自信。表明虽然我不重修饰,但容貌比谁也不差,或者更靓丽。刻意修饰,那是庸俗的表现。
有人说薛宝钗虚伪,也许有那么一点点,但是,薛宝钗属于大家闺秀,比较有教养,也懂得处世之道,因此,不光大观园里的人喜欢她,贾老太君更是宠爱有加。林黛玉则不然。她虽然也才貌双全,但在处世方面与薛宝钗相比,就逊色多了。她好面子,心眼小,伶牙利齿,虽然才冠群芳,但并不像薛宝钗那样广受欢迎,同时,也不懂得随遇而安的道理。老是觉得自己寄人篱下,受人鄙视,因此,才整天“愁绪满怀无着处,”,动不动就“抛珠洒泪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畔衾边难拂拭,任它点点与斑斑。”以致在爱情受到挫折之后,很快夭折。
从淡到艳,反差极大,但与福祸的关系一样,艳寓于淡之中,淡极方更艳。追求荣华富贵,远避清淡恬静,不仅庸俗不堪,而且也不会长久。王熙凤就是这样的典型。她喜欢追逐名利,打扮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处处给人以贵夫人形象,然而待人阴险刻薄,“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权倾一时,但怎么样?最后还不是“哭向金陵事更哀”?
关于“淡极始知花更艳”的滋味,苏东坡也是尝尽酸甜苦辣咸之后才得出的结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是苏东坡前《赤壁赋》中的名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其后《赤壁赋》的华彩乐章,而这些流传千古的名篇,都是苏东坡在被贬到湖北黄州(今黄冈市)即其最倒霉的时候写出来的。
苏东坡博学多才,诗文书画冠绝一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因此,很受宋神宗等几个皇帝的赏识,苏东坡也颇为得意,这也是当时文人们的普遍志向。然而,曲高和寡,才高受嫉。苏东坡思想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又因才高而受人嫉恨,于是屡遭贬谪,坐了一百多天牢狱之后,被贬到湖北黄州当了名团练副使。因其在政治上受到排挤,名声上也一落千丈,没有什么人敢于或乐于亲近他。苏东坡备感落寞,此刻,他才尝到人生的况味。但苏东坡的朋友马梦得不怕受牵连,帮他在黄州东郊外弄到一片荒芜的土地,苏轼才自号东坡。
苏东坡在妻子的陪伴下在那里安心地开荒种地喝酒,赋诗填词写文章。他忽然明白,以自己的才情,与其在政治上与人争高低,不如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一些痕迹,因此,在被贬谪期间,苏东坡写出了大量传世名作。苏东坡开荒种地期间,仍喜欢饮酒,因此,“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当时还有个小孩帮他管家务,但是,他常常归来很晚,那时小孩子已经睡着了,“敲门都不应”,这要在他在朝里当高官时,岂能不发脾气?然而现在他没了脾气,只好“倚杖听江声。”
一次,苏东坡跑到黄州的夜市喝酒,碰到一个浑身刺青的壮汉,一语不合,便三拳两脚将苏东坡打倒在地:“你是什么东西,敢碰老子?”看来,他并不知道被打倒在地的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这时,苏东坡忽然大笑起来,回家给好友马梦得写了封信,其中有句云:“自喜渐不为人知。”
从一个志在宰相、声名显赫的朝廷大员到一个少有人知的团练副使,苏东坡的一生可谓坎坷多舛,大起大落,因而他看透了人生。在得意之时,从来没有体会到那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恬淡境界,因为身处官场,他的心里就难以平静。现在,没有了官场中的那种明争暗斗,没有了达官贵人迎来送往的繁文耨节,没有了被人陷害坐牢杀头的危险,当然,也没有了过去的那种荣耀,没有了美酒佳肴,没有了莺歌燕舞,有的只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轻松快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的那种逍遥,“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那种洒脱,“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的那种体验,“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那种感悟,而这样的人生境界在他大红大紫之时,是绝对体会不到的。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畅饮着美酒,品评着雀巢咖啡时,体验不到龙井的那种淡雅。当你权倾朝野或富甲一方之时,早就忘了少年时期拾荒的艰辛,或对现在的草根阶层视若草芥。然而当你有朝一日落魄时,你或许会怀念自己的少年时代。笔者既不仇官,亦不恨富,但对像陈世美那种贪图富贵、厌恶贫贱的忘本者却视若禽兽。古人云,“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不啻于至理名言。富贵人人向往,平淡少人留恋。只有像苏东坡那样经过了人生的坎坷之后才明白,平淡是真,“淡极始知花更艳”!
邓丽君在《美酒加咖啡》中唱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虽然本意是劝人们及时行乐,但却也道出了自然界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美好的东西往往如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尤其是那些通过歪门邪道得到的东西,不仅属于你的时间较短,而且还会常常招灾惹祸。纵观历史,无数落马贪官的“奋斗史”就是明证。
甘于平淡并非简单地奉劝人们随遇而安,守株待兔,而是提倡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在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刻苦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人生。但在自己及家人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前提下,不必与他人攀比,无须刻意地追逐那些不必要的名利(当然,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拼搏则另当别论)。所谓平淡,就是过一般人的生活,别期望大富大贵。那样,自己活得累,也不一定能到你想得到的东西,甚至还可能招灾惹祸。近年来纷纷落马的贪官污吏,因胡说八道而被世人唾骂的“精英”,各类不知羞耻为何物的明星们的纷纷陨落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