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晴雯最有反抗精神和独立人格
(2014-02-03 21:28:23)
标签:
人世间宝玉此黑洞金裘箱子文化 |
分类: 红楼文化 |
《红楼梦》第77回《俏丫环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晴雯弥留之际,呜咽道:“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有个道理。”晴雯拭泪,将左手上两根指甲和贴身穿的一件旧红绫袄脱下递给宝玉,说:“这个你收了,以后就如见我一般,快把你的袄儿脱下来我穿,回去他们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
就象摸黑爬过一个黑洞,再回头用电灯照亮了整个黑洞一样,他俩的这次特殊相见,也使得晴雯的一生有了些温暖和幸福;而她这人生的一抹靓色,也全凭她的智慧和勇气才得来。
晴雯是赖大买来后又孝敬贾母的,后来又伺候宝玉。在众多女仆中,她和袭人在宝玉心中是头等重要的了。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也就只写了她俩。
她的判词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前80回,作者已经用故事把这首判词展开了。
她是作者刻画得最为完整的人物形象之一。
“贴绛云轩”的故事写出了她的娇憨天真和她与宝玉之间温暖的感情。“病补雀金裘”的故事集中展现了她的勇气和灵巧。在王夫人前获得“厌恶罪”,再加上王善保家的打小报告,使得她终于带病被撵。
得了厌恶罪,很可怕。是对是错,是好是坏,都会被人厌恶,动辄得咎。
74回王夫人向凤姐说:“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
小丫头有错,晴雯骂两句,有什么不妥?王夫人就认为是“狂样子”,就“心里很看不上”。
晴雯心直口快,最有反抗精神和独立人格。如在抄检大观园中,她把箱子倒了个底朝天,公然反抗,随后蒙冤被逐,孤苦而夭。
宝玉最为欣赏的,是她那双平视的眼睛。这在“撕扇子”的故事中有淋漓尽致的表现。宝玉身边太多的是仰视的眼睛和唯唯诺诺的声音。她虽“身为下贱”,却“心比天高”,给了宝玉具有真正人格意义上的靓丽对视。
晴雯死后,一个丫头说她去天上管芙蓉花,宝玉喜从悲生,说:“这花也须得这样一个人去司掌。”他写了一篇情深意切的长篇悼词以志哀思。其中写道:
红绡账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
当时黛玉在场,其实也就是对她说的。晴为黛影,黛玉在怡红夜宴中,抽的花签就是芙蓉。
宝玉此时所作的《芙蓉女儿诔》,其实就是针对她俩的。有红学家指出,真正当黛玉夭折时,宝玉已是欲哭无泪、欲诉无言的了。
死去的什么也不说了,只要有人还记得,就比什么都强;活着的悼念不已,仍要经受人世间的凄风苦雨,到底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