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山和水

标签:
佛寺墙角山和衡芜院怡红院文化 |
分类: 红楼文化 |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给“水”赋予了神圣的含义。所以大观园中的水就成了“红楼”的命脉。大观园的水源是从会芳园引来的一股活水,然后以大观园东北沁芳闸流入园中,先流经位于正中的正殿的前面,再向西一直“流至那洞口”即花淑罗港,距衡芜院不远。
在《红楼梦》中曾介绍:大观园的水是从宁国府会芳园北墙角下引来的一股活水。从水入了大观园后,曹雪芹就再没有具体的描述水的流向,所以大观园中的水路历来就众说纷纭。
曾保泉先生认为:大观园主要水脉,从沁芳闸流入时是一条,然后在港洞或稻香村附近分为两条支流,在怡红院附近又合在一处。……大观园的水流必是“曲尽其妙”的,而不会是毫无蕴籍的位于园中心的一片大湖,或者是由北至南,直贯中央的一条缺少曲折变化的河。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很讲究“水法”的,是很注意利用水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很多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只注意到了大观园中的“水”,而没有注意其中也有“山”。“山水”在中国古代园林中都是缺一不可的。水的灵秀、山的厚重,形成了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十七回贾政、贾宝玉等人在游览大观园时,不只一次提到“主山”。因为大观园是为了贵妃省亲用的园林,所以定有皇家的气概,它代表着一种庄重和威严。
所以“主山”的位置自然应该在园中最主要的建筑——大观楼之后。这也是全园的大主山,大主山向两侧分脉,西侧穿过衡芜院直到稻香村;东侧穿过沁芳闸桥,直到东一带的幽尼佛寺,女道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