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对“薛宝钗”名义的解析

标签:
金钗之品行第三象征性最多文化 |
分类: 红楼文化 |
《红楼梦》中的一号女主角到底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百余年来争论不休,似乎作者曹雪芹在这个问题上也犯了难,所以才让薛林二人同处于一首判词,并列金陵十二钗之首。如果说林黛玉赢得读者的眼泪、同情、爱怜最多的话,那么薛宝钗赢得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回答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对于薛宝钗的评论其两极分化尤为突出,可以说褒贬参半,而且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其评论中的政治色彩也极其浓烈。
薛宝钗在《红楼梦》中的出场是平淡的,可以说没有任何的光彩可言。出场的前奏竟然是她哥哥薛蟠的一件人命官司,随后她又以世代皇商之女,待选秀女的身份进京出场。朱淡文先生曾经说薛宝钗的出场:“没有神话,没有诗意,甚至也没有美的氛围。在她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世俗,那么平凡,却又笼罩着富贵豪奢的宝色金光。”以极其现实的社会画面为背景引领主要人物的出场,在曹雪芹笔下薛宝钗是一个突出的典型,在这种没有美,没有一点神话般诗意的状态下,作者想表达什么呢?舒芜先生说,想表达的“只有封建主义的最粗恶最鄙陋的一面。”然而从这种简单的看似没有光彩的场景中走出的一号女主角却引来了读者之间太多的“口角是非”,研究者们对薛宝钗的评析主要集中在名义、外貌、性情、才学、为人处事、结局等九个方面。
在现实社会中,人名虽然只是一个代号,但是父辈在为我们取名的时候总会赋予一定的含义,从而寄托长辈们的希望与祝愿。《红楼梦》中的人名所包含的意思可谓丰富,大大超越了“代号”的范围,“薛宝钗”这个名字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评论者们对“薛宝钗”名义的解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姓名的字面之意。
宝钗姓薛,“薛”历来被认为是“雪”的谐音,作者曹雪芹在护官符“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诗句中也证实了这一点。谐音法是历来的红学评论者惯用的解析名义之方,所以洪秋蕃先生说:“薛雪也,有阴冷之像”。然而谐音法也有它的随意性,例如和“薛”同音者不在少数,除了同“雪”音,还可以同“血”音,于是刘铄先生推测,曹雪芹将“贾史王薛”连起来,用谐音法重新组装就成了“明亡血史”,这无疑又落入索隐派的深渊了。
“宝钗”这个词,原本指的是古代妇女用的高档首饰,从字面上看有“珠光宝气”之意。然而作者用此为主要人物命名,有典故出处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从《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的情节所知,“宝钗”这两个字源于李商隐的一首诗词“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无日不生尘。”也有学者认为用珠光宝气的首饰为人名命名其中暗含着一种讽刺,阚铎先生就说:“簪即钗也,十二金钗,宝钗等等皆簪之意,瓶儿屡以金头簪赠人,玉楼之金簪,春梅之金头簪,皆钗之意,俗者为钗,雅者为黛。”
对“薛宝钗”这三个字的理解,翟胜健先生的解析尤为新颖,他认为“薛宝钗”的本义应该指的是一种“仙草”。翟先生根据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诗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毛诗撰笺》得出“薛”是一种类似于“苹”的植物,而且还可以作为药材食用,所以“‘薛’字之本义,乃生长在‘高燥’之地的一种蒿草”。又根据《本草纲目》中“石草类”的记载,得出“宝钗”也是一种草,全称为“宝钗石斛”,这种植物同样可以入药。一番细加厘剔,追根溯源之后,翟胜健先生总结道:“‘宝钗’系一种生长在高山山石间,‘茎似小竹节’,‘状如金钗之股’的仙草。曹雪芹所拟‘薛宝钗’其名,即含有‘仙草’之义。”
翟胜健先生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还在《红楼梦》文本中找出例子作为证据,例如,第五回的《红楼梦曲·终身误》中,称薛宝钗为“山中高士”。再有薛宝钗居住的院子叫“蘅芜苑”,她的雅号叫“蘅芜君”,“蘅芜”也是一种香草名。
第二:姓名的象征性。
对于薛宝钗姓名的解析,研究者们的重点落在了它的象征性上。首先象征着薛宝钗的冰冷性情,因为薛宝钗所表现出来的“不干己事不开口”的处事作风,被很多读者认为是一种“无情”,而这一特点刚好和“雪”的冰冷性极其相似,又联系着“薛”和“雪”的谐音,所以薛海燕指出“宝钗被誉为‘冷美人’和‘任是无情也动人’,足见‘雪’在性情上喻其冷静、理性乃至‘无情’。”这一象征性被绝大多数的研究者们所认可。因为支撑这一观点的例证在《红楼梦》文本中非常多,例如薛宝钗所居之处像“雪洞一般”,吃的药物叫“冷香丸”等等。所以俞晓红先生说:“‘冷’是其‘无情’的基本色调;‘冰’、‘雪’的‘冷’与、‘洁’,正象征着宝钗的情感世界的‘冷’与‘洁’”
其次象征着薛宝钗的道德品行。同样是一枚“宝钗”,有的学者看到的是世俗的珠光宝气,而有的学者看到的却是高贵的道德品行。徐景洲先生认为,薛宝钗的命名非常符合她的思想、性格、品行。因为薛宝钗具有封建社会贤妻良母所有的才德,“所以作者以古代妇女的代称‘钗裙’之首字‘钗’来命名之,又是妇女插于头顶之饰物,更可见其独占鳌头之意,这显然又意指薛宝钗为最符合封建礼教的妇女典型。又因为她所具有的才德,大则可以安邦定国,小则可以相夫教子,在贾府的女性中,能力不让最为出众的凤姐,而才华则远高于其之上,故而以‘宝’冠之,意指德才压群芳,是钗(妇女)中的最为出类拔萃者。”
第三:姓名的预示性。
很多学者认为,“薛宝钗”这个名字预示着薛宝钗未来的命运。“雪”虽然是纯洁、冰冷的代表,然而它还有一个特性就是遇热即化,一旦春暖花开就会消失无踪,所以宋淇先生说:“这暗示宝钗乃‘薄命司’中人物,虽然得嫁宝玉,可是宝玉有了娇妻美婢,却仍‘悬崖撒手’出家,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薛宝钗的命运是和贾宝玉与林黛玉密切相关的,所以吴竞存先生认为“宝玉是合钗黛之名,……钗黛是分取宝玉之名”。吴世昌先生根据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关“宝钗”的典故推测,“宝钗”象征着生离死别。“宝钗”二字最早见于东汉秦嘉《赠妇诗》,诗人们常用“钗”为分离的象征,吴世昌先生以陆罩的《闺怨》,白居易的《长恨歌》为例证,最后得出结论:“说明在作者全书计划中,她是注定要与书中的男主角先结婚而后离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