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薛宝钗为何比大观园里其他才人博学?(

(2013-11-29 22:32:17)
标签:

知识面

何比

九岁

画具

时候

文化

分类: 红楼文化

薛宝钗为何比大观园里其他才人博学?(



说到大观园里谁的才学高,当首推薛宝钗了。薛宝钗知识广博,她对诗词、戏剧、经史子集、佛学经典、医学养生、绘画、博物等,都有广泛的涉猎和渊博的知识。

宝钗在诗词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第三十七回咏海棠诗,以其含蓄浑厚夺得头筹。第七十回咏柳絮词,因翻得好气力,被众人公认为尊。宝钗诗词之所以做得好,一是她熟读前人的诗词。如第十八回中,宝玉想不起描写蕉叶的典故,宝钗告诉他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这说明宝钗读了很多前人的诗词。二是她对写作诗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心得。第六十四回宝钗说道:“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

宝钗熟知各种戏曲。第二十二回贾母命宝钗点戏,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对此不以为然,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那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又好,词藻更妙。”并将鲁智深唱的一曲《寄生草》背诵出来。宝钗读过很多戏曲脚本,据第四十二回宝钗自己说:“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偷的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偷儿的背着他们看。”

宝钗对经史子集都有所涉猎。第五十回李纨出一个谜语:“‘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湘云接着就说“在止于至善。”宝钗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传’三个字的意思再猜。”这说明宝钗熟读《四书》、《五经》。

第五十二回宝钗提出邀一社,拟诗题《咏〈太极图〉》。《太极图说》是北宋周敦颐绘制的对宇宙万物创成变化的图解。第五十六回: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绔之谈。虽是千金小姐,原不知这事,但你们都念过书识字的,竟没看见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不成?”《不自弃文》见于《朱子文集大全类编》卷二十一《庭训》。探春说:“当日《姬子》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宝钗笑道:“底下一句呢?”这些说明宝钗读过各种子书,并对其中的内容非常熟悉。

宝钗对历史也很熟悉。第五十一回中,宝琴做了十首怀古诗,宝钗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宝钗所说的“史鉴”是指正史,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之类的,而不是指野史。

宝钗对佛学经典也有涉猎。第二十二回宝钗讲当日南宗六祖惠能的“语录”,说明她读过有关佛学书籍。

宝钗读过医书。第四十五回宝钗对黛玉说:“可正是这话。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中医理论认为,肝属木,脾胃属土,木与土是相克关系,木能生火,肝火太旺,要伤及脾土。肝火一平,使之不能再克伤脾胃,就能和顺地摄取食物营养。燕窝有补肺养阴、止肺虚性咳嗽、减少肺气病变等功效。包括治疗肺阴虚之哮喘、气促、久咳、痰中带血、支气管炎、出汗、低潮热等。这正对黛玉的病症。看宝钗此番高论,俨然又是一个医术高明的中医大夫。

宝钗知识广博,即使是一些生僻字,宝钗也认识。如第七十六回湘云与黛玉联诗时用了一个生僻的“棔”,湘云不知是何树,宝钗告诉她“这就是如今俗语叫作明开夜合的”,宝钗的渊博知识使湘云大为赞叹:“看来宝姐姐知道的竟多”。

宝钗会下棋。第四回:“宝钗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倒也十分乐业。”宝钗还懂绘画。第四十二回宝钗有一大段关于绘画的议论,包括绘画方法、绘画工具及其制作方法等,并说她自己就有一些画具。

与宝玉、黛玉、探春、湘云等人相比,宝钗知识广博,懂得的东西多,就连以“杂学旁收”著称的贾宝玉也望尘莫及。宝钗的学识渊博得到大家的认同,第七十九回香菱说:“我们姑娘的学问连我们姨老爷时常还夸呢。”脂砚斋、畸笏叟等人更是赞不绝口,第二十二回庚辰双行夹批所言:“宝钗可谓博学矣”、“总写宝卿博学宏览,胜诸才人”。

对宝钗的博学,基本没有人提出异议。问题是,为什么宝钗比大观园的其他才人都要博学?对此则很少有人论及。

我认为,宝钗之所以比大观园里的其他人博学,是因为她有两点不同于大观园里的其他人,一是她从小受的家庭教育不同,二是她的年龄比其他人大。

宝钗的祖上也是读书人。第四回护官符“丰年好大雪”有甲戌侧批指出:“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紫薇舍人,即中书舍人,为撰拟诰敕之专官,以有文学资望者充任。唐开元年间曾改中书省为紫薇省。由此可见薛家也是书香门第。宝钗从小深得其父喜爱,“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其父令其所读的书自然是一些正经书,诸如经史子集、佛学经典、医学养生之类的书。

宝钗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读了很多诗词、戏曲等文学方面的杂书。第四十二回,宝钗对黛玉说:“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偷的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偷儿的背着他们看。”

在宝钗进贾府之前,宝玉没有受过正规的学堂教育,黛玉也只在五岁的时候拜贾雨村为师读了一年的正规书。而宝钗在进贾府之前已经读了很多书。进贾府后,“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仍然坚持读书学习。

宝钗是十三岁那年进贾府的,而此时的宝玉只有十岁,黛玉、探春只有九岁,湘云的年龄则更小。宝钗比宝玉大三岁,比黛玉大四岁。宝钗比宝玉、黛玉等人大好几岁,读的书自然要比她们多得多。

宝钗读的书多,加之其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凡读过的书,都能记住其中的内容,其知识积累自然比大观园的其他才人多,知识面也更广博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