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痴心丫头晴雯
(2013-11-09 22:20:54)
标签:
写照公子诸多丑宝玉想傲骨文化 |
分类: 红楼文化 |
晴雯是《红楼梦》中塑造得比较完整也是最为出色的艺术形象之一。晴雯是曹雪芹比较偏爱的的丫头,也是他注入爱心较多的一个丫头。
在那个封建制度森严的阶级社会制度下,在一个连异性都很难接触到的社会里,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晴雯天天和“天分高明”、“性情颖慧”的贾宝玉住在一起,晴雯不自觉的喜欢上了宝玉。然而,晴雯知道自己和贾宝玉是主仆关系,即使她有热烈到可以焚烧自己的情感,她也不敢逾越雷池一步。她只能把这种情感深埋于内心,静静的守在宝玉的身边,就知足了,她不敢有丝毫的感情流露。但是,这种情感在她平日里的行为中却起了潜意识的作用,使她对贾宝玉的言语行为变得更为任性和无理,犹如黛玉一般。
在《红楼梦》三十一回中,晴雯不小心摔坏了扇子而被宝玉说了几句,晴雯果然厉害,立即猛烈的“反击”,冷笑道:“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宝玉听了这些话,气的浑身乱战……
晴雯之所以如此的任性与放肆,是因为她们平日里在宝玉身边娇惯,再加上她潜意识里对宝玉的爱起的作用。这时候袭人过来劝说,不经意说了:“原是我们的不是”。起晴雯听她说“我们”,自然指袭人和宝玉,不觉添了酸意,结果晴雯把气撒到袭人身上,潜意识中对宝玉的爱,在行为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冷冷的把袭人彻彻底底的挖苦一番。这又进一步惹恼了宝玉,气的宝玉立马想去回王夫人,要她离开怡红院。平日里心高气傲、从不服软,方才还特别厉害的晴雯马上就伤心哭了起来,宁可一头蹦死也不出怡红院。这是因为晴雯为了天天能和宝玉一起,看着喜欢的人,就心满意足了。晴雯为了维持这种现状,甚至可以牺牲和贾宝玉有肌肤之亲的机会。然而,晴雯最终依然蒙受着王夫人的冤屈,担了虚名的晴雯被撵出大观园。“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起……”,这是晴雯临死前见到宝玉说的话。如果知道故事结局是悲剧的,晴雯一定会以生命的代价热烈的去爱宝玉。晴雯对宝玉的爱是一种可以为自己所爱的人可以牺牲自己,是一种可以成全自己所爱的人而不顾自己的一种崇高的爱。
如果说贾宝玉泛爱,不能了解晴雯的心思。那么,经过三十三回宝玉因为诸多丑祸而大挨鞭挞,宝玉对他身边较为亲近的丫头:袭人和晴雯有了重新的审视。他知道袭人偏向于王夫人,而晴雯率真的个性才是偏袒于他的。所以,宝玉想传帕递相思给黛玉,就故意支走袭人,而让晴雯去送手帕。这正是宝玉领会了晴雯之情,才敢如此的信任晴雯。如果说宝玉喜欢袭人是一种敬重的、肌肤上的情爱,而宝玉喜欢晴雯则是一种纵容的、精神上的溺爱。
晴雯是曹雪芹比较偏爱的形象之一。从第五回晴雯判词评价:“心比天高”、“风流灵巧”就可以看出来。评价之高,可以超过秦可卿、妙玉,直追林黛玉“阆苑仙葩”。在第八回的脂批中说:“晴有林风,袭有钗副”。晴雯属于阳刚的气质,女中侠士,而袭人乃温柔和顺,是女中桂兰。晴雯犹如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不仅透明纯净而又十分坚硬、宁折不饶。
晴雯是一个有着睿智的自我意识、个性的女孩。在封建森严的等级制度压迫下出类拔萃,及其罕见,具有极大的进步性。晴雯虽然“身为下贱”,即使为奴隶身不由己而不甘愿作为奴才。晴雯“心比天高”,是怡红院中乃至整个贾府众多丫鬟中最缺少奴才意识的,也看不起那些具有奴性意识的人。在第三十七回,秋纹因为得到贾母和王夫人的奖赏而喜出望外,深感“难道有这个脸面”,晴雯立即“呸”她“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这是晴雯朦胧中平等意识的表现。 “ 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也不过和我似的”都是丫头,她不认为同是一个屋子里面的人,甚至是袭人和她有什么不同。在这点上,袭人恰恰相反,在七十七回晴雯被撵出怡红院后,贾宝玉就半棵海棠花而说了篇痴话,袭人说“她(晴雯)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可见袭人遵从封建森严的等级制度,而晴雯不改秉性,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重视自己的人权,决不受辱。
晴雯是曹雪芹注入心血与墨水较多的丫头。无论是第三十一回宝玉拌嘴,撕扇作欢笑,还是第五十一回半夜吓唬麝月、抱病补雀金裘都表现出晴雯及其可贵的率真个性。她敢作敢当、敢爱敢恨而又嫉恶如仇。在第五十二回,晴雯看不起偷了平儿手镯的坠儿,用簪子扎她,还要将她撵出去。晴雯性格刚烈,是个厉害的丫头,嘴不饶人,是个厉害的丫头,不仅仅经常骂小丫头,连宝钗、黛玉都不给面子,顶撞宝玉更是常事。袭人说,“晴雯性子急”,平儿也说过,“晴雯是块爆炭”,可见晴雯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大。晴雯刚烈的脾气和这张巧嘴老是到处得罪人。第十九回,李嬷嬷非要吃宝玉留给袭人的酥酪,晴雯马上就警告她而让她赌气将酥酪吃个精光,并闷闷不乐的走了。在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的时候,窝了一肚子气的晴雯毫不忍辱,书中描写道:“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晴雯的厉害让仗势欺人的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灰溜溜的走了。然而,晴雯的厉害却害了她自己,最终,她被人落井下石,蒙冤受屈的被撵出大观园而造成了她的悲剧。
临终前,宝玉来看望她,心有不甘的晴雯不愿只担了虚名,她铰下指甲、脱下贴身的红绫袄交给宝玉让他收好,并说“这个你收了,以后就如见我一般。快把你的袄儿脱下来我穿。我将来在棺材内独自躺着,也就象还在怡红院的一样了。论理不该如此,只是担了虚名,我可也是无可如何了。”“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晴雯这样的举动是何等的真诚与坦率、热烈与勇敢的,一言一哭,发自于肺腑。在这一点上,怡红院的其他丫头乃至整个贾府的其他少女,都是远所不及的。晴雯死后,宝玉还写了一篇情真意切、贴心肺腑的长篇祭诔来祭奠她。正如:痴心丫头谁来解痴心,多情公子独自念多情。
曹雪芹对晴雯做了及其高的评价,是因为晴雯身上有宁折不挠的傲骨,出类拔萃的个性,晴雯是曹雪芹自己的精神写照。(幻雪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