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丫鬟为何不愿离开贾府这个“牢坑”
(2013-11-03 14:53:50)
标签:
天恩丫鬟官如此理由王夫人文化 |
分类: 红楼文化 |
据我所知《红楼梦》中出现“牢坑”的字样,共有两处:
第一处是第十五回,一个晚上秦钟悄悄地找到馒头庵的小尼姑智能求欢,智能说:“除非等我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才依你。”
第二处是第三十六回,贾蔷弄个雀儿装在笼子里,给唱戏的龄官玩耍,不料龄官非常生气,说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贾蔷倒真是个有情人,见龄官如此,立即将雀儿放了,还一顿把将笼子拆了。按考据学,这种情况属于“内证”,即文本本身的证据,说明在智能和龄官这些下层女孩子的眼里,不仅尼姑庵是一个“牢坑”,连贾府也同样是“牢坑”。
贾府这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同时也是那些奴婢们的“牢坑”。可是,当有的奴婢遭到驱逐时,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这个“牢坑”。
大观园中的那些下层的女孩子们为什么又不愿意离开这个“牢坑”呢?像金钏、晴雯这样的无依无靠的奴婢,如离开贾府,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如何寻求生计的问题。很难说贾府以外的社会对她们不是更可怕的“牢坑”。因此她们宁可暂时忍受欺凌和侮辱,也不愿离开已经跌进来的这个“习惯”了一个时期的“牢坑”。 泼辣爽利个性独立的晴雯,不愿轻易离开最后将她逼迫至死的贾府。第三十一回,晴雯和宝玉拌嘴,宝玉气急了,声称要回王夫人,打发晴雯出去。晴雯听了非常伤心,含泪道:“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
另一方面,她们不愿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怕丢脸。认为既然做了奴婢,就不能因为没做好奴婢而被撵走,那样会贻笑世人,给自己以及自己的亲友带来不名誉。这种初看起来不甚好理解、往深一层去看并非偶然的矛盾现象,是特定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习俗给他们造成的,不能构成苛求他们的正当理由。王夫人因为金钏和宝玉说了一句玩笑话,立即要撵她出园。但金钏跪下哭道:“我再不敢了。太太要打骂,只管发落,别叫我出去就是天恩了。我跟了太太十来年,这会子撵出去,我还见不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