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人改动红楼梦原作之两例

(2013-09-22 23:19:13)
标签:

不应该

文字

雷打下

宝钗

姐弟

文化

分类: 红楼文化

 

   例一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的回目,有的版本是魇魔法姐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有的版本姐弟作叔嫂。究竟是姐弟逢五鬼,还是叔嫂逢五鬼?此中有真意,不能两兼可。从红楼梦的内容看,原作应该是姐弟,叔嫂是后人改动。

  宝玉生在五月五日,是明朝灭亡之无明的日子,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生在特殊日子的人,应该特别对待,区区马道婆是不能让宝玉逢五鬼的。宝玉为秦钟送路,阎罗地府为宝玉网开一面。小小的马道婆,一个江湖骗子,其能奈宝玉何。

  王熙凤逢五鬼,只是元春逢五鬼的陪衬,不写元春,实写元春。元春在宫中疯疯魔魔,形状情同熙凤。茫茫渺渺对通灵玉持诵了一番,宝玉的病好了,宫里元春的病跟着也好了。随即元春拿出一百二十两银子,让家人在情虚观打醮。元春打醮主要是为自己,为万岁,为江山。

  元春和宝玉姐弟逢五鬼,其实质是日月逢五星。七曜并出,理应有一场日月星相蚀的现象。元春省亲,既同时发生了日蚀和月蚀岁星,在元春的判词中给出了解释,“二蚀年来变是非,榴花开出遭攻围,”榴花开出指的是大观园,大观园里有一棵石榴花,楼子上起楼子,难为它长。

  马道婆的作祟,只可能作祟王熙凤,与姐弟逢五鬼,纯属巧合。

  在这里顺带揭示一个脂批的错误。元春省亲时,在省亲别墅演了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和《离魂》。红楼梦按照情节的推进,不断在演戏,那么这四出戏必然都和元春有关,否则失之解。乞巧是七巧,离魂是明字的日月分开,这四出戏是说七曜巧合,共聚团圆,豪宴一场,可是日月分离,有清无明,却是先天的缘分。脂批伏这个,伏那个,可谓是背本逐末,谬之甚远。

 

  例二

  在红楼梦第一回,有这样一段:“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士隐意欲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裂。”各版本皆然,对联的文字大同小异。窃疑这一段的原作应该是:“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是:----。士隐正看对联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裂。”

  在现行的版本中,第一回对联的内容,于第五回重出,在写作的笔法上是不可拗救的犯正,我认为红楼梦的手稿,绝不是这样,在第一回没有对联内容。后人肤浅,根据第五回串入。

  在第一回,士隐欲细看通灵玉小字,那僧强从手里夺了去,然后在第八回,通过宝钗,给出了小字的内容;在第一回,对联的内容不出现,在第五回,通过宝玉,再给出对联的内容。此皆是层次皴染法,这是文学的艺术。其实,不单单是艺术,其中大有隐情在。

  茫茫渺渺大慈大悲,不可能让通灵玉目睹宝玉和黛玉承受非人的磨难,红楼人的薄命,是因为没有把通灵玉交割清楚造成的。由于通灵玉降生的错误,才导致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警幻仙子重新填制红楼梦曲。以此推论,士隐看见的对联,不一定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因为士隐在太虚幻境看对联时,通灵玉还没有降生。那么士隐看到的对联是什么?答案是不知道,是虚笔,是不写之写。

  癞头和尚不让甄士隐看通灵玉的三劫小字,已经注定了甄士隐出家。甄士隐是出家人,没有必要让他看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五,对甄士隐来说,给他警示这样的最高天机是奢侈,士隐是宿慧的,在俗世也能悟出佛理。此外,原对联甄士隐也没有资格看,故此一雷打下,有资格看原对联是黛玉,如果黛玉携带通灵玉到太虚幻境,那么黛玉看到的将是未写的原对联,这就是动态的红楼梦。真假有无是对尘世说的,是对俗人说的,体现的是阴阳循环,因果报应,乐极悲生,登高跌重,对出家人不起作用。宝玉没有出家,所以宝玉看到的对联是真假有无。

  这幅对联的字面表义是通灵玉应该落在甄家,却错生在贾家,黛玉无玉,其实有玉,宝玉有玉,其实无玉。故此,更不应该在第一回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