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初会是两人爱情悲剧序幕

标签:
大幕序幕心理活动公子众人文化 |
分类: 红楼文化 |
《红楼梦》的男女一号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是在小说的第三回第一次见面的。
第三回仍属《红楼梦》的序曲,它主要通过黛玉的眼睛来写贾府,从而交代了整部小说中这一重要的社会环境。就是在这里,宝黛闪亮登场。
远在扬州的林黛玉之所以进贾府,是源于母亲贾敏的去世,贾府的掌门人老太太贾母“惜孤女”,于是体弱多病的黛玉抛父进京。这一情节给“绛珠仙草”(黛玉前身)与“神瑛侍者”(宝玉前身)的凡间重逢一个最充分的理由。
话说那日,弃舟登岸走进贾府的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先后拜见了外祖母贾母、大舅母邢夫人、二舅母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舅舅贾政和贾赦等,唯独没有立即见到贾府的风云人物、未来的接班人——贾宝玉。作者曹雪芹是故意这样安排宝玉的出场的,因为他是小说的男一号,与众不同,他是月亮,他的出现,必须是在其他星星都隐退了各自的光芒后。如果让宝玉和贾府其他人一起出现在黛玉面前,会大大削弱他的光芒,更将削弱二人初见便一见钟情的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小说中是这样写宝玉的出场的,就在黛玉和贾母闲聊读什么书时,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就在黛玉心中疑惑“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赖人物,懵懂顽童”时,一位年轻的公子——宝玉已经出现在黛玉面前。作者首先对宝玉进行了外貌描写,这是黛玉眼中的宝玉,他不是黛玉印象中大人们所说的那个“混世魔王”,在她看来,宝玉就是一个温柔多情的翩翩美少年!
看他俩相见的情景,“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当贾母说宝玉胡说时,他解释道:“虽然未曾见过她,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认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宝玉和黛玉初次见面的似曾相识之感,正照应了第一回“木石前盟”的神话,他俩就是从天上来到人间的“远别重逢”。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在宝玉出场之前,黛玉虽然已经在众人面前亮相,但作者并没有描写黛玉的外貌,只是写了她的一些动作、语言及心理活动。黛玉的外貌作者是通过宝玉的眼睛来描写的,这才是作者心中要塑造的黛玉,也是最符合作者审美取向的黛玉。
宝黛初会并不全是浪漫美好,黛玉一句“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大实话却惹得宝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宝玉的叛逆性格在这时初露端倪,这也暗示了他和黛玉木石前盟的爱情终将遭遇薛宝钗那金玉良缘的强烈冲击。
书中写道,是夜,宝玉已睡,而黛玉依旧在“碧纱橱内”伤心,淌眼抹泪的。这看似漫不经心的轻轻一笔,却呼应了第一回中绛珠仙草的“还泪之说”,巧妙而不露痕迹。
宝黛初会,拉开了二人爱情悲剧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