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人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2013-02-11 16:47:20)
标签:

红楼梦

哲学

分类: 人生感悟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是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的一句曲文。对此,贾宝玉悟出了禅机,我们对人生应有所感悟。

人光溜溜的来,赤条条的去,来时你哭,周围人笑,去时你笑,周围人哭。人来时不会像宝玉口中含玉,人去时不会有名利缠身,干干净净的来,干干净净的去。人生本来年光有限,与那亘古不变的日月星相比简直不可同年而语。然而人们偏偏用有限的光阴去添补无限的宇宙。可是到头来,周围真正属于自己的却寥寥无几,屈指可数,难道这不是人类永远的悲哀吗?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其实出家和在家对真正大彻大悟的人是一样的。宝玉的出家原因,一是他的大彻大悟,二是黛玉的死。其中黛玉的死使其逃避现实,是宝玉出家的重要原因。与此相比我更欣赏宝钗的敢于向现实、向困难挑战。当然我也不是真正的大彻大悟的人,我放不下父母的养育之恩、放不下尊师的教导之情、放不下未来之路。我就想黛玉还未死时的宝玉,虽然对佛理惨悟,但对红尘也会恋恋不忘。

《红楼梦》确实是一部好书,不仅觉得其中的诗句很好,更是对其人生的感悟深深感动着,它无愧于四大名著之首。于是我想到了那个在水边的智者——庄子,赞同庄子消极入世的观点:不要让名利迷住了心。当楚王派人请庄子入世当宰相时,庄子居然丝毫没动,仿佛没有此事一般,仍然享受着他那独一无二的秋水人生。我们更赞同庄子对死亡的大智慧,当他的妻子死去时,庄子却哈哈大笑,庄子觉得这不是离去而是回去。对此,我作为草芥之民只能敬而远之,当周围的亲人失去时,我还会哭泣,还会伤心。为了他将离我而去,为了他将不能与我朝夕相伴!这也许就是我不能“无牵挂”的原因吧。

由此我想到了那对亡妻态度相反的大文豪——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千里孤坟无处化凄凉”,这就是苏轼在妻子亡故十年后的痛苦。与自己共枕眠的妻子怎能忘记,怎会忘记!我想正在天堂的王氏也一定是在牵挂这她的丈夫吧。

我觉得最是大彻大悟的人是那个“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只可惜他“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成为隐士的他的确是无牵挂了。“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他或许有感叹时光飞逝但他心中早已随着天地的万物回到自然中去了。

不管有牵挂也好,无牵挂也罢,都是匆匆数十载而已。只要对得起自己就好。对我来说,我需要有庄子的无官一身轻的无牵挂,需要有苏轼爱妻子的有牵挂,更需要有陶渊明的那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人生。或许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那种幸福吧,幸福的背后牵挂的除了家人还是家人,我想这种“悟”是对每一个人都不同的,对我来说“大彻大悟”就像这种幸福一样,等我离去或者回去时我能在周围的哭声中感受到开心和悲伤:开心我不枉此行,悲伤我的离开给家人带来的伤痛。我在那时真正感悟到我这一生的幸福,那样我就无牵挂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