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两个“红人”——贾宝玉和王熙凤
(2013-02-06 16:33: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红楼文化 |
《红楼梦》整部书在人物关系和人物活动中以贾母为中心,一百余人物先后登场表演,其中有两个人物,可以说是“红人”,这两个人物就是贾宝玉和王熙凤。
贾母如同宁荣两府的“董事长”,谁在贾母跟前吃得开,在别人的心目中便是“红人”。
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是贾母的心肝宝贝,于是宝玉便是理所当然地成了最红的人。不管主子奴才,小姐丫鬟,要想讨好贾母王夫人,要想在荣国府混,不好好地抬举宝玉,关照宝玉,那是万万不能的。宝玉如同混世魔王,在荣国府和大观园中率其性而生活,在女儿群中厮混,他没有主子的架子,脾气怪异但并不迁怒于别人,所以和他相处好打交道,即使是丫鬟,可以向宝玉发脾气。因此,宝玉虽红,由于心地纯正,大家尊敬一下也便过得去了。
王熙凤则不然,她的“红”,一方面是她掌握老太太的细微的心理活动,善于极其恰当地拍马屁,在老太太跟前红得发紫。另一方面是她如同荣国府的总经理,掌握经济大权和家族管理的生杀大权,因此大家既敬又畏。王熙凤在曹雪芹的思想中,也是个相当复杂的人物,是一个血肉饱满的典型。从正面来讲,她“人未到而声先至”,能逗老太太高兴,也引得贾母身边人物发笑,是一个很称职的“生活秘书”,她的丹凤三角眼能看透很深沉的东西,对事物的处理也很恰当到位,特别是对荣国府中小姐丫鬟们的关照和关心细致如微,对大观园中结诗社这样的当时不合时宜的活动也大力支持并尽力参与,使这一女儿王国的生存有了强力保障。从反而来讲,王熙凤对下人刻薄,手段残忍。整起人来手段泼辣,从不计较因果报应,“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在《红楼梦》中,贾雨村是男“奸雄”,王熙凤是女“奸雄”,两人有一比,在贾府的败落上,两人同样是起了决定作用的。同时,王熙凤利欲醺心,贪污腐败,象蛀虫一样,最后蛀垮了贾府这一封建家族的骨架。
王熙凤是很有市场的人物,今天,王熙凤式的人物不仅没有减少,而且有大范围的增长。不管在政府还是在企业,王熙凤式的人物在单位必然是红人,是领导欣赏的人才,同时也必然是小人,是腐败分子。这一点,甚至可以从孔老夫子的理论中找到依据,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说花言巧语,爱看人眼色见风使舵的人,真正仁义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