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永垂不朽的巨著-------读《红楼梦》启示之六
(2013-01-04 23:35:19)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红楼文化 |
在文学史上,《红楼梦》被称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并不仅仅在于它高度的思想性,更在于它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
《红楼梦》高度思想性在于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什么是封建社会,及其灭亡的必然趋势。曹雪芹以贾府为中心活动舞台,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为主要内容,通过对贾、王、史、薛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家庭由盛至衰的发展过程及豪华奢侈生活的生动叙述与描写,客观而真实地揭露出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并明白无误地预示了其无可挽回的覆亡趋势。
《红楼梦》在艺术上巨大首先体现在典型形象的塑造上,它探索到人物灵魂的深处,描写了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塑造出不同的典型。这一大群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道瑰丽的艺术画廊。在这一人物群中,不仅有大家闺秀的金陵十二钗,而且还有豪门贵族的纨绔子弟。写尽了社会的三教九流,各个阶层。既刻画了贾政等封建伪道士等上层人物,还着力刻画了一个个聪明伶俐,可爱却位卑的丫环、女仆的下层人物,如晴雯,鸳鸯、紫娟等。晴雯就是丫鬟里面最出色的一个!晴雯原是贾府世仆赖大家买来的,可以说是仆人的仆人,因贾母见她“十分伶俐标致”,于是被像小礼物一样孝敬上来。她“身为下贱”身世可怜到连家乡父母也不记得。但她却开朗倔强,心思纯正健康 , 不像林黛玉那样抑郁凄苦,更不像花袭人那样温婉卑屈。在她身上包含着一种叛逆精神,比如她对王夫人、凤姐等高居于她头上,掌握她生死大全的“主子”不屑一顾,还经常以犀利的言语直揭袭人的虚伪。几乎可以说她是大观园中一个最悲惨的牺牲者。只因模样长得有点像林姑娘,就被骂为狐狸精,“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就打炕上拉下来架出去了,连好些的衣服也不让带走,最终被摧残屈死。
《红楼梦》艺术性表现在它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自问世以来,它所具有的极大艺术感染力,惊动了当时的整个社会,常有青年读者为书中的爱情故事感动得“呜咽失声,中夜常为隐泣”。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传说。
《红楼梦》艺术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它涉及到文学、历史、宗教、哲学、美学、美食、经学、医学、民俗、建筑等门类;它不仅是封建社会的,而且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所有的世故及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印的共振。
《红楼梦》高妙的艺术价值还在于它浸透并散发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比如诗词歌赋,绘画,音乐,雕刻,建筑等等艺术领域的广泛涉入,和服饰、膳食、酒令,灯谜等等民俗文化的融汇和点缀。这些艺术、民俗在文中的运用,不仅仅是增强细节的真实性,还使文章富于生命力并充满诗情画意。
当今,人们捧其为经典国学在品读,将其列为红学秦学在探秘,并由此产生了很多的派别。它就像最美的“维纳斯”独臂女神一样,留给人们太多的奇想、遐想、神话,它使我们猜测,使我们迷惑,使我们争鸣,将我们带进另一个世界。于是我们觉悟了:原本世界上有那么多种有待探索和发现的世界。《红楼梦》不管是中国文学史上,还世界文学史上,都不愧是一部永垂不朽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