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俊支教   心系北川

(2013-12-20 15:59:0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研故事

何俊支教   心系北川

绵阳市实验小学  黎琼

北川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新北川的孩子受教育的情况也牵挂着千万人的心。本期由绵阳市教委牵头布置北川永昌小学与绵阳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为协办单位。对于这项光荣的任务,实小领导十分重视,经过多次研究,集团决定派最具实力的校长助理何俊和薛忠宝到永昌小学去挂职指导。

两位老师不负重望,一直在思考如何发挥自己和学科的优势为灾区孩子的成长出力。在国庆放假期间,他俩随实小各研修团队三十余人在校长王超的带领下亲临永昌小学,与该校的各个学科组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了解到了他们的教学状态与教研动态,收集到了他们的各科所需。

何俊老师针对该校教师对“小学中段作文指导”感到困惑的现状,精心设计了一堂“描写小动物的作文指导课”,经过几次试讲,黎琼牵头,语文组又组织本部的老师进行研课、磨课,集中了小本部三年级每位语文老师的智慧,怀着期待踏上了新北川的支教之路。

2013125上午750,我们采取小队分作战的方式,由张崇朴、黎琼、何俊、薛忠宝、李铃五位老师迎着初冬的薄雾,走进了新北川的永昌小学。

永昌小学是灾后重建的一所全新的学校。校园很大,也很美,透着一种浓郁的现代气息。教学区、楼房鳞次栉比,无论走到哪里,都给人以气宇轩昂之态!放眼望去,好大的操场啊!目之所及,还可以隐约看见不远处朦胧的山际线,使人情不自禁地做深呼吸,总想尽情地享受这难得的田野气息。何校长和他的助手提前在校门口恭候我们的到来。

900,上午第一节课开始,三·二班的53个纯朴的孩子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静静地等待何俊老师闪亮登场。三十多位永昌的语文老师和片区的部分老师以及北川教师进修校的教研员都在听课的人群中。这是一场教研的盛宴,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铃声敲响,孩子们向老师问好。何老师笑容可掬地与大家互动交流,在轻松的“聊课”中迅速把孩子们的记忆仓库打开,如拉丝一般将孩子的语言从记忆仓库中提取出来,又巧妙地将“精彩发言”进行点评、提升,把观察的点位进行细化、放大、引领并及时做“接地气”的示范。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静静地观察着小金鱼,美美地享受着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联想句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不知不觉中,一节课结束了,孩子们的小脸涨得通红,小手举得很高,笔下的描写生动而充满童趣。他们不想下课,争先让何老师读读自己的“佳作”,还强烈要求何老师评出“最佳作文能手”。当那个获得能手称号的小女生得到何老师奖励给她的一条小金鱼时,吸引了众多的小朋友,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羡慕的幸福。

课后,大伙儿在学术厅进行了互动交流。听课的老师们将他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了呈现,李铃老师负责解答高段的疑难。何俊负责解答中段。黎琼负责解答低段的疑难。最后,黎琼老师还将小学一至六年级各册的习作“训练点”进行了交流,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准习作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

支教活动扎扎实实进行了三个小时,紧张而忙碌。下午,我们一行还得赶回学校上自己班上的课。我希望何俊老师今后的支教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更希望这次支教活动激起的涟漪能将永昌小学的教研工作向前推进。

                   20131220于实小办公室

      三年级描写动物的片段作文指导设计

绵阳市实验小学    何俊

(课前谈话:词语接龙的游戏激趣。).

 一、谈话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嘉宾,它是谁呢?

二、指导习作流程

师问:喜欢吗?谁来夸夸它?  对,今天我们就先从外形上来认识它。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评)

师:老师也要夸夸你?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仔细观察会让我们笔下的小金鱼更鲜活,更可爱。观察前,我们先要确定观察顺序,你打算按什么顺序观察?[观察顺序:从头到尾]让观察更有条理了。

师:看看头,它是什么颜色的?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红色的词语呢?你能加上词语说什么颜色的头吗?谁有不一样的词语?(让大家充分言说) 孩子们肚子里藏着不少优美词语哦!真不错!

师:再看头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形状的头?

师,看着这红艳艳、鼓鼓的头你联想到了什么? 比作了帽子!想象力很丰富? 你把它当作了人,那么可爱的金鱼皇后。

师:这么有趣的头,你能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把它写得美美的吗?好,拿出老师发给大家“观察的记录卡”,把你观察到的描写金鱼头的句子写在“头”后面相应的格子里。注意抓住它头部的颜色、形状来写,如果能用上比喻、拟人,那就更妙了。

(生书写时,教师巡视指导,修改,细心去发现生成的资源)

预设资源1:生动的比喻、拟人句子。

预设资源2:重复表达,把几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

预设资源3:带有联想的句子:可神奇了等。

预设资源4:运用排比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想到的都写上。(用上“像——又像——还像——”的句式更妙)

预设资源5:不恰当的比喻句。这么漂亮的句子一定要写美。

师:呈现资源,教师点评,佳句欣赏。

生修改,呈现修改成果。激励孩子们奋进。

师:看完头部。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金鱼的嘴巴。

师:看见嘴的颜色了吗?形状呢? 这下怎么办? 别着急,请你双眼紧紧地盯着金鱼,屏住呼吸,看看,它的嘴是什么颜色?静下心,别眨眼哦![老师慢慢地给金鱼喂食]

师:你看见了金鱼的嘴是什么颜色的?谁能用上更准确地词语来形容?是什么样的白色? (乳白,不错!)

师:别眨眼,再看看嘴的形状?  鼓鼓的,  嘟着的    

师:刚才没看见,现在怎么就看见了?有时候动物的部位在动态中更有趣,更清晰!对啊,它又不是死鱼。它的嘴无时无刻都在动着。所以,我们在描写它的嘴时,要抓住嘴的动态来写。  做了什么动作,嘟着,吸食的样子……

来,我们试着用准确的动词写写刚才金鱼嘴的活动,写出它的贪吃相。如果在写的过程中你能用上比喻、拟人或联想就更好了。

(生书写,,教师巡视,再次寻找点评的资源)

预设资源1:口型的变化,弯弯的,圆圆的

预设资源2:吸入水后吐出泡泡。

预设资源3:表示速度的词语

预设资源4:两条金鱼抢食的样子

师:鲜活的小鱼已经游到了你的纸上了。孩子们想不想尝试着自己先独立观察后再描写呢?

师: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它的各个部位呢?不仅要看,还要边看边想?描写时尽量要上比喻、拟人、排比或联想。

师:那,还剩下哪些部位?(身子、鱼鳍、鱼尾) 你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部位来观察和描写。

师:也许鱼儿不会呆呆地等着你看,所以当他游开时请你静心等候,当他又来时你可要目不转睛地看仔细了。

师:选定好部位的同学请坐正, 静心观察开始等待。

[注意颜色和形状。金鱼动了吗?怎么动的?你由此联想到什么? ]

师:想好的同学动笔书写在表中相应的栏目里。

生自由观察写。教师巡视找生成的最佳资源

评议:赏析优美的句子,提亮孩子们的表达。结合观察评议。

师:分享了同学们的描写,你有什么需要修改或补充的吗?快快动笔把你没写的两个部位加上去吧。

师:我发现:你们为什么没写鱼鳍与鱼鳞呢?是 动物特点不明显。我们也可以加上一句话带过。(略写)

师总结:如果把这刚才的几小段话连起来,我们再加上一个开头和结尾就是十分丰富的一大段话了。你准备第一句写什么?最后一句呢?

我们不需要重写,直接在格子里增加,删减,把他们串起来,不要忘记开头和结尾哦!另外,你也可以把身体尾巴等没写完补充上,还可以给句子编上序号,也可以用一句话谢谢小金鱼等。孩子们。快动笔吧!

教师巡视完整一篇的欣赏, 挑选出冠军,让大家共同欣赏。

评价语:看,多么鲜活、可爱的金鱼哦!多优美的句子啊!

结束语:孩子们,其实要完整地介绍动物,除了描写它的外形外,还要写它的习性,包括它喜欢吃什么?怎么睡觉?怎样行走?你和它之间发生了哪些趣事。这都需要你充满爱心地去与它们相处,用心观察,用情发现的。相信如果你们能多与小金鱼相处,你会更了解它的。那样你就可以把这些内容再写一段或几段,加在刚才写的这一段的后面,那就是一篇很棒的作文了。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一堂作文课的启发

       ——听何俊老师作文课有感

永昌小学一年级   李学丽

今天绵阳实验小学何俊老师的一堂作文课,让我获益匪浅。一开课,何老师并没有多余的套话,直接拿出了一个小的玻璃缸,里面有两条可爱的金鱼。然后老师引入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写观察动物作文。

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老师没有急着阻止孩子,而是顺势让孩子们仔细观察金鱼。一会儿,何老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是怎么观察的,都观察到了什么?随着学生的描述,何老师指导学生写观察作文要先确定观察的顺序,那就是从头到尾。接着,老师让学生先观察金鱼的头。指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进行观察,并口述金鱼的头“红艳艳的,鼓鼓的”。老师并没停留在这样的效果,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金鱼头的颜色、形状你联想到了什么?可以用上比喻句,拟人句和排比句。让学生明白用什么方法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写得更准确、更生动。学生说完后,老师马上让学生把刚才的内容写在观察记录本上。等学生写了之后,老师选出优秀和较差的习作作为范文,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修改。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修改作文,又让学生从别人那里学会了怎样把句子写准确,写美。

听了何老师的作文课,我明白了作文不是一朝一夕能教好的。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老师不能着急。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先说好一句话。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有扶有放,关键是教会孩子观察的方法,表达的方式。正如黎琼校长说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老师要优雅的引领,静待花开!

希望联合教研活动今后安排如下内容:

一年级写字教学,一年级课堂组织教学,怎样辅导特差生,一年级写话教学。

观何俊老师“观察动物习作指导”有感

永昌小学三年级   陈蓉

一缸金鱼,一张习作练习单,一颗潜心引导孩子的静心……何俊老师观察动物的习作课朴实中彰显大气,优雅中不失生气,让我受益颇多。

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是一大难题,因为这是从九年义务教育第一学段的“写话”过渡到第二学段“习作”的过渡期,而三年级上期又是孩子们“习作”的开始!万事开头难,要孩子们掌握习作方法,将习作写好,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但听了何俊老师的课,我却豁然开朗。

何俊老师观察动物的习作指导课,一边领着孩子们有序观察,一边指导孩子们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观所想;一边分享着优秀的习作,一边指导孩子们如何为自己的文字润色……观察——书写——分享——修改——再观察——再书写——再分享——再修改……整堂课节奏分明,如行云流水,不加修饰,却精彩纷呈。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孩子通过分享让习作更优秀,习作能力较薄弱的孩子在分享中学习该怎样遣词造句,修改语病,可谓“写作·修改”双丰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孩子们交上来的习作不再错字满篇,老师改起来也得心应手!又可谓一举两得。

经过反思与总结,我今天借用了何俊老师的这种习作指导方式,指导学生完成语文百花元八的习作“走进市场”。首先,我结合百花园中“围绕中心句仿写一段话”的专项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表达清楚。接着,我选择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商店”抛出了本次习作的核心段落中心句:玩具商店的玩具可真是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随着一张张玩具图片的呈现,孩子们打开了话匣子,将好词都比赛着用了出来。然后,我再让孩子们课堂现场练习写出这一段话。嘿,经过课堂的分享指导,孩子们有话可说了,果然比以前更会表达真情实感了。唐一沣同学平常是我班的优秀学生,学习踏实,书也看得多,但平时的习作却不会表达情感,总是干瘪瘪的。但今天,他却出我意料地用了好多好词,而且在文段结尾时写下了:“看着商店各式各样的玩具,我真恨不得多长几只眼睛!”于是,我用实物投影仪将类似的习作段落展示给孩子们分享。看着孩子们争着抢着要分享,再看着孩子们颇有进步的习作段落,我内心欣喜万分!

看来,以后我应该多用这样的习作指导方式,让孩子们乐于表达,在分享中共同进步!同时,我也真心希望在与绵阳实小真情携手的日子里,他们的精英能更多地给我们带来他们的教学研究与成果,与我们共同分享。

 

观名师风采   长教育智慧

-------《小学作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永昌小学二年级   余 鸿

 2013年12月5,绵阳市实验小学黎琼校长和何俊老师一行到我校,为我校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写小动物的观察作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完了后,又举行了“作文教学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县各小学教师,进修校、教研室的各位老师,以及我校所有语文教师参加了这次观摩研讨活动。我很高兴有这样一次绝好的听课机会。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听得特别仔细。在活动中,我真正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及高超的教学艺术,学到了很多教学技巧,感触特别深刻。

在活动中,何俊老师的观察小动物作文教学《金鱼》习作指导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佩服至极。何老师从描写动物的共有特性出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要抓住动物独有的外形特点,也就是找出所描写的动物与同类动物不同的地方,这样,所描写的动物特点才能突出,让人难忘。

除此之外,何老师还通过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各部分特征,充分发挥联想,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方法来描写所看到的金鱼。把金鱼的静态、动态写的活灵活现。何老师的课可以说是想学生所难,送学生所需。在习作讲评课中,何老师通过自我修改,集体评议,再次修改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欣赏他人的习作。因此,这堂课得到了参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听了名师的课让我收获不小,特别对于我这个刚刚摸到语文教学的,作文根本不知道怎样教的人来说就特别有帮助。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非常重要,教师一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绪定会空前高涨,把自己独有的想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习作兴趣浓厚在多节课上得到体现。尤其在讲评课中,老师让学生上台宣读习作,大胆展示自我,让学生从老师和同学的评议中找到可取之处及不足之处,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添了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受益匪浅作文能力和评议能力都有了提高。

 参加这次作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以后,我总觉得该做些什么,就让这一次观摩课为我导航吧,相信它会伴我成长,促我前行。

听何俊老师作文教学《观察动物》有感

永昌小学五年级   董静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用五岁的手指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孩子,慢慢来,慢慢来,你会找到最满意的窍门。”这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的一段话,这段话描述的是作者在花店买花时,耐心等待一个五岁的孩子自己动手为花束扎好蝴蝶结的美丽场景。

观摩了何俊老师的作文课,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回想自己这几年在教学快车道上的飞驰,盲目的追求速度、效率。错过了沿途的风景,丧失了等待的耐性,留下了焦躁的情绪。“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孩子也不是一天长大的,孩子技能、品行的习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应该学会等待,等待教育如泉水般慢慢渗透到学生心灵里,渗透到他们的生命里,而不是强浇猛灌,灌不进去时,还大动肝火、暴跳如雷,劈头盖脸责怪学生接受能力差。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儿童的认知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认知的建构是一个慢慢整合的过程,这需要时间。面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任何想立竿见影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像何俊老师那样从容、优雅的教学,等待那些能力稍欠的同学,这对他们既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鼓励,孩子,别急,我们等着你!多么有温度、有力度的话语!

既然上帝要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死拉硬拽都无济于事时,倒不如慢下来,等等他,说不定别样的风景就在眼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