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020-09-16 10:43:37)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与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需要重点把握马斯洛和罗杰斯的观点。接下来对这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剖析。
(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1.自我实现的人格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善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格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而自我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
2.内在学习论
马斯洛认为,外在学习是单纯依赖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其着眼点在于灌输而不在于理解,属于一种被动的、机械的、传统教育的模式。
马斯洛批判传统的学习是一种外在学习,学习活动不是由学生决定的,是由教师强制的。
马斯洛认为,理想学校应反对外在学习,倡导内在学习。所谓内在学习就是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这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模式。这种内在教育的模式会促使学生自发的学习,打破各种束缚人发展的清规戒律,自由地学他想学的任何课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1.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要培养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这种知情融为一体的人,他称之为“完人”或“功能完善者”。而要想最终实现这一教育理想,应该有一个现实的教学目标,这就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
2.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人本主义者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它不仅是理解记忆的学习,而且是学习者所作出的一种自主、自觉地学习,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
3.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罗杰斯主张用“学习的促进者”代替“教师”这个称谓。教师的任务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地成长,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人本主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教师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必须作出如下努力:
(1)真诚一致,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和学生相互间以诚相待。
(2)无条件积极关注,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意见,关心学习者的方方面面,接纳作为一个个体的学习者价值观念和情感表现。
(3)同理心,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去揣摩学生的思想、情感及其对世界客观的看法和态度,用“我理解你错在何处”的表达方式代替常用的结论性评价和判断,对学生的思想、看法表示理解和尊重,尽管学生的想法有时是肤浅的、不成熟的。
练一练:
【单选题】1.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一个促进者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强调教学过程是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是( )的观点。
A.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B.程序教学模式
C.暗示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中公解析】D。解析:选项A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由布鲁姆提出,他认为只要用于学习的时间足够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强调把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总结性测验结合起来,评价学生时采用绝对标准,即按照每个学生达到目标的情况进行评价,而不是给学生排名次。因此它是使用测验最多的教学模式;选项B程序教学模式,由斯金纳提出,强调通过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来呈现问题反馈学习的教学模式;选项C暗示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情感倾向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教学模式。选项D非指导性教学法,又叫促进教学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倡的,即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气氛,教师(促进者)充分地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感到安全与自信,充分显露自己的潜能,朝向自我实现。题目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促进者的作用,主张关注学生的情感,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的正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观点。因此本题选D。
【单选题】2.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最优化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非指导教学模式
【中公解析】D。解析: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教学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给学生安全感。罗杰斯主张用“学习的促进者”代替“教师”这个称谓。教师的任务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地成长,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最优化教学模式是巴班斯基提出的;结构主义课程模式是布鲁纳提出的;发展性教学模式是赞可夫提出的。
【多选题】3.罗杰斯强调学生应当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气氛自己决定如何学习,他构建出的人本主义的教学模式包括( )。
A.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 B.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C.情境教学模式 D.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中公解析】ABD。解析:人本主义教学模式主要有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开放课堂教学模式。(1)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该模式首先强调学生用情感与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群体讨论中。其次,强调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个别性与独特性。它的新异特征是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发觉并表现出自身与众不同的差异。主张每个人都应用“我的感受”与“我确信”这种措辞参与讨论。最后,不要持续集中于某一个题目的讨论,以免产生超饱和状态,允许学生适当地离题。(2)开放课堂模式。开放课堂模式的特点是无拘束、不拘形式。在开放课堂中,学生自由地从事能激发他们兴趣的活动,教师的作用是鼓励和引导学生活动。(3)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这是中自由的教学模式,较适合大学的教学。选项C情景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故本题答案为ABD。